群學草創出書之前,鑑於當時退書率高達五、六十趴,我想,以群學書的專業難度來估算,如委由中盤經銷,一來恐怕中盤要不婉拒,要不押金 (或押書)也會奇高無比,苦思無良策心一橫就「自打通路」,哪知一路坎坷,整條重慶南路書街,竟然只有一家三民願意接受。但最後還是被我打出了群學自有的通路。回過頭來看,像群學這種自打通路的出版社竟是怪胎異數。
將心比心,看親近的NGO辛苦做出了書,卻上不了市,我心一軟就幫他們上群學的通路,但言明我們無法幫他們宣傳,請他們自想辦法,從此開始了我半吊子的兼營中盤事業,後來漸漸因為人少事多,無法負荷,才開始收斂。也和幾家合約到期解約過著簡約的日子。但我看到李哲洋、林絲緞這二位奇人夫婦的書,忍不住又幫他們經銷起來:(見下)
將心比心,看親近的NGO辛苦做出了書,卻上不了市,我心一軟就幫他們上群學的通路,但言明我們無法幫他們宣傳,請他們自想辦法,從此開始了我半吊子的兼營中盤事業,後來漸漸因為人少事多,無法負荷,才開始收斂。也和幾家合約到期解約過著簡約的日子。但我看到李哲洋、林絲緞這二位奇人夫婦的書,忍不住又幫他們經銷起來:(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