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免術換證這幾年也想了很多,後來才想通為什麼會這麼反感性別認同這種行為:因為「男性在達到某個標準後便認為自己可以成為女性」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代言女性」。

正如好幾年前精神科發表的聲明一樣,他們不能判斷病人的性別,只能判斷有沒有精神疾病,所以這個「性別」仍是「主觀判定」。

那麼為什麼「女性」該有所謂的「後天門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