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五四三
近期讀書會在讀的書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閱讀過程中巴爾札克跟珍·奧斯汀會一直出來 say hi,作者瘋狂以他們的作品舉例,原因是:

「十八、十九世紀的小說中,處處都在講錢,金錢不只是抽象的力量,是具體而實質的規模大小:小說家…(略)…並非為了玩弄數字,而是這樣的訊息足以讓讀者對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水準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經濟成長相對緩慢,所以這些貨幣座標非常穩定,往往幾十年過去了數字的變化卻不大。」

「這些金額的大小,在十九世紀到美好年代時都改變得很慢:讀者也都熟悉這樣的尺度。因此,使用這些數字可以快速勾勒出場景、生活型態、競爭關係,甚至是整個文明社會。」

反觀幾百年後身在亞洲的 me 看巴爾札克的《高老頭》:對書中提到的數字毫無概念,心中想著「應該是很多的意思吧」後快速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