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9xUtSf5.jpeg 為什麼每位精神科醫師的診斷都不太一樣?
很多人在看身心科時,心中常會冒出這樣的疑問:
「我之前去別的診所或醫院,被診斷是焦慮症,怎麼這次換了醫師又說是輕躁鬱?為什麼每次診斷都不一樣?」
這並不是誰診斷錯了,而是精神醫學本身就和其他專科很不一樣。
比起內科可以靠抽血、影像檢查來確認病灶,身心科目前仍缺乏明確的生物指標來「直接看到」心理疾病。(北榮有研發「智慧腦影像平台」 輔助評估思覺失調症,是近期難有的突破。)多半是根據病人的主觀敘述、日常表現、家屬觀察,結合臨床經驗來判斷症狀與病程,也就是說,診斷是建立在「敘說」與「理解」之上,而不是單純檢測報告數據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