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 爆出撤稿風暴:45位編輯包辦三分之一的問題論文[引文] 這幾個月,我有意識地選擇避免閱讀來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原因不是歧視,而是基於以下幾點懷疑與反思:

系統性問題已擴散:這篇 Nature 報導印證了我的長期觀察——許多來自中國的論文在實驗方法、圖表細節與語言使用上都存在問題,甚至出現在假期刊、客製審查流程、重複發表等現象。

無力再逐篇查證:即使我願意對每篇論文嚴格篩選,但在日常教學與寫作中,時間有限,不可能為每一篇來自可疑來源的論文做背景調查或查找圖表異常。與其冒風險,不如減少接觸。

對學術信任的失落:當一個學術體系(不論是期刊編輯、審稿人或研究單位)無法有效剔除劣幣,真正的好研究也會受到污染。那怕有些中國學者是認真的,但在這樣的制度下,他們的聲音也難以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