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4kVfZiU5O6JAPePEg607Ux.jpg
藍白政治人物很喜歡說台灣民不聊生。文化界都要拿補助,菜價蛋價高到大家都無法糊口。超市貨架空空如也,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但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的數據,2025年台灣人均GDP購買力平價(PPP)超過8.4萬美元,在亞洲我們熟悉的小夥伴與鄰居當中穩居第二,僅次於新加坡、澳門、汶萊。這個數字也已經超過德國,緊追美國,日本、韓國的GDP per capita, PPP則是遠低於台灣的水準。

我們的「實質購買力」強得幾近荒唐,幾乎可以寫成國際經濟學課本的經典案例。

「民不聊生」的論述究竟聊給誰聽?說故事的末日詩人,那故事久而久之就不僅是對國際的貶抑,更是對自己土地的侮辱。

我們當然不完美,我們有貧富差距、勞動條件不足、年輕世代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