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廢
久違地打開存放短篇的文字檔,想把之前擬好大綱或起了頭的短篇寫一寫,好有新作品可以拿去跟這次演場會認識的新朋友們打招呼。
卻發現自己又陷入了突然不會用中文的窘境。
有點煩、有點懊惱,我尚能與人對話,用第一人稱視角寫點散文也沒問題。但是當我把攝影鏡頭綁在志摩一未或伊吹藍身上,試著用第三人稱書寫字句,故事便會破碎成一個個字、或單詞,無法組織成句、串成章。
一個畫面,本來就可以有千萬種敘述方式。
像是消化不良的反應,之前囫圇吞棗大量閱讀累積下來的資訊量全卡在一起。像是出了錯的自動選字,打下一個句子,下方馬上跳出20種以上的建議選項,這個詞往前、那個字往後、這個副詞可以省略、那個標點不該放這......字斟字酌,磕磕絆絆半天才能寫出一兩個句子,自己看著還不滿意。
這是就是進步的必經之路嗎?
久違地打開存放短篇的文字檔,想把之前擬好大綱或起了頭的短篇寫一寫,好有新作品可以拿去跟這次演場會認識的新朋友們打招呼。
卻發現自己又陷入了突然不會用中文的窘境。
有點煩、有點懊惱,我尚能與人對話,用第一人稱視角寫點散文也沒問題。但是當我把攝影鏡頭綁在志摩一未或伊吹藍身上,試著用第三人稱書寫字句,故事便會破碎成一個個字、或單詞,無法組織成句、串成章。
一個畫面,本來就可以有千萬種敘述方式。
像是消化不良的反應,之前囫圇吞棗大量閱讀累積下來的資訊量全卡在一起。像是出了錯的自動選字,打下一個句子,下方馬上跳出20種以上的建議選項,這個詞往前、那個字往後、這個副詞可以省略、那個標點不該放這......字斟字酌,磕磕絆絆半天才能寫出一兩個句子,自己看著還不滿意。
這是就是進步的必經之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