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創作者社群觀察十年以上,節奏越來越快速的時代,現在流量的概念,其實已經越來越根深蒂固的與創作連結在一起。

但創作與流量,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創作來自於自發性,來自於個體對自身經驗的轉化與表達,而流量屬於集體,是一種交換價值的幻象。它依靠注意力經濟,讓一切都能被計算、被比較、被買賣。當創作被納入流量的計算時,它不再是創作,而是「商品化」。

這正是異化的過程。創作者不再是自己,而是被外部的需求所規定的人,被大眾審視的過程。作品也不再是內在的真實表達,而是市場的投影。創作者逐漸把自己視為商品,必須符合演算法的節奏、必須迎合觀眾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