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跨性別免術換證的想法和公河有部分逆風。
台灣的媒體風氣一直是這樣,報導出來的資訊過於片面,好像留給大家更多想像空間就能獲得更多點閱,事實上源頭的判決以對於當事人實施過至少兩次的心理、精神鑑定來確定他的性別認同是不是堅定,當事人長期以女性形象在經營生活,也並不是沒有對此盡過努力。
「變性手術」這件事情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輕鬆,不做這個手術可能有各種因素,跨性別者可能需要頂著家人不諒解的壓力、身體健康因素的考量及手術風險,或者現實一點:高昂的手術成本。背後的理由太多太多,所以這麼雲淡風輕地說,真的覺得自己是女生就去把它拿掉啊?其實是有欠思慮而且殘忍的。
不過我雖然認同跨性別手術並非必要手段,誠如前面報導中沒有提及的判決細節,當然需要建立明確的審查標準,更重要的是後續更周全的配套措施。
台灣的媒體風氣一直是這樣,報導出來的資訊過於片面,好像留給大家更多想像空間就能獲得更多點閱,事實上源頭的判決以對於當事人實施過至少兩次的心理、精神鑑定來確定他的性別認同是不是堅定,當事人長期以女性形象在經營生活,也並不是沒有對此盡過努力。
「變性手術」這件事情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輕鬆,不做這個手術可能有各種因素,跨性別者可能需要頂著家人不諒解的壓力、身體健康因素的考量及手術風險,或者現實一點:高昂的手術成本。背後的理由太多太多,所以這麼雲淡風輕地說,真的覺得自己是女生就去把它拿掉啊?其實是有欠思慮而且殘忍的。
不過我雖然認同跨性別手術並非必要手段,誠如前面報導中沒有提及的判決細節,當然需要建立明確的審查標準,更重要的是後續更周全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