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串,搬來噗浪~
最近針對漫畫編輯這項職務似乎有些零星討論,包含聯合報的專題及漫畫家本人的疑問(困惑為何台灣的漫畫編輯不習慣經營自己的SNS),身為體制外編輯看了也頗有感觸,決定抓個空檔隨手打個筆記分享在這。
① 編輯就跟任何一行一樣,是受薪階級的普通人,個人意志不一定與公司經營目標相符,路相近搭上順風車很好,僅僅只是完成工作也沒有對不起誰,沒有誰有義務為誰額外做什麼。
② 大家也清楚書市不斷萎縮,在單本書毛利愈發降低的狀況下,增加編輯的編書量是大部分出版社認為可補上營收的最佳解,因此編輯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重,編輯一年有一定編書量(KPI)要顧,沒有辦法在一本書上面停留太久時間,身為出版社編輯大概只有餘裕在新書上市後一個月內參與行銷宣傳,加上行銷/業務/編務分開,編輯在行銷上能出的力就更少。
(下收)
最近針對漫畫編輯這項職務似乎有些零星討論,包含聯合報的專題及漫畫家本人的疑問(困惑為何台灣的漫畫編輯不習慣經營自己的SNS),身為體制外編輯看了也頗有感觸,決定抓個空檔隨手打個筆記分享在這。
① 編輯就跟任何一行一樣,是受薪階級的普通人,個人意志不一定與公司經營目標相符,路相近搭上順風車很好,僅僅只是完成工作也沒有對不起誰,沒有誰有義務為誰額外做什麼。
② 大家也清楚書市不斷萎縮,在單本書毛利愈發降低的狀況下,增加編輯的編書量是大部分出版社認為可補上營收的最佳解,因此編輯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重,編輯一年有一定編書量(KPI)要顧,沒有辦法在一本書上面停留太久時間,身為出版社編輯大概只有餘裕在新書上市後一個月內參與行銷宣傳,加上行銷/業務/編務分開,編輯在行銷上能出的力就更少。
(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