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又要去花蓮了~上個月去看過了水舞,真的很特別~
以前軍人還有駐營時曾進去看過呢,不知是不是我去看的最高點的那個
水舞簡直只剩原住民歌舞,要原民會買單一點都不冤,難怪縣議會乾脆刪除原民會區區幾十萬的補助款,不過神奇的是女主角居然穿兩截式的衣服, 變成中國少數民族了
聽說往年並沒有原住民舞蹈,今年多了這表演好像反應還不錯
看風向,吹南風的話,整個花蓮市都會聞到紙漿發酵分解的腐臭味
賭運氣吧,他們名氣很大喔,而且積極推動環保,為台灣留下後花園
老哥,我們花蓮人落伍了, 人家從宜蘭到花蓮已經開好幾家了,媒體競相報導喔
從宜蘭到花蓮都有,這一路線好久沒有經過因此不知,反正花蓮落伍慣了。
初期可能比較省錢吧!
老大哥您都退伍那麼久,要您住班哨當然您不願意,不過有趣的是這群新朋友吸引了城市菁英的目光,當初傅委員帶3000鄉親北上怒吼要蘇花高,有許多朋友還以為花蓮人都是反蘇花高
我不愛蘇花高~因為真的是花蓮人才不會真的開車去台北....那是給大批過路的觀光客用的....
我認為交通的問題要以交通的手段來解決,如果其他的方案太過抽象,那還不如好好修行,下輩子能不能生在好人家
蘇花高對花蓮人太重要了,好像是人的大動脈血管一樣。
花蓮沒有蘇花高,花蓮的失業人口是全國第一,每年交通中斷,被落石打死的人,誰要負責?
活不下去的,只好離開,梅子妳可以問問楊大頭他爹,花蓮還有幾個同學找得到
挺多的哩~因為我每次去醫院吃飯逛街都會默默的遇到是他國小國中高中二專的同學....
花蓮市區就那麼大,人際網路交疊,遇見認識的人不難,但是能開同學會的那種同學,就不容易了,蘇花高已經不是政府政策,我們看看不蓋蘇花高的一千億怎樣用在花蓮人身上吧
民調說百分之九十的花蓮人都讚成蓋蘇花高,在民主社會裏,少數要讚成多數的決定才是,宜蘭為何會成功,那要歸功於他們的合作與協調。
十幾年來我常到宜蘭,這裡的變化真的很大,失控的程度也在我能忍受範圍內,如果台灣還是一切資源集中北台灣,地利與交通是成功的關鍵
ay7730: 花蓮人很單純,懂得感恩圖報,一條北迴鐵路讓花蓮人感謝經國先生德澤至今,阿扁失去一個花蓮人為他立銅像的機會
是啊,花蓮吉安簡直是座日本小鎮ˇ花蓮是日本人一手開發出來的,連建花蓮港的地方官我們都弄個鳥居,這種神社的規格來紀念他
是啊,小時候每天阿公到茶室上酒家都會帶著我,我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那裡玻璃都是彩色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看吳念真的自傳電影"多桑"吳導的爸爸以小孩做掩護到酒家作樂,我就想到我阿公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