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搶掛號費的現象,國內兩大消費者保護團體都說「看不下去了」。台灣消保會秘書長呂英瑋本身也有「慘痛」經驗,檢查肝與腎有無異常,抽血、驗尿共掛三次號才搞定。
「我跟很多病患都被不肖醫療院所當成提款機了!」呂英瑋說,衛生署、健保局、醫療院所和專家應組成專案小組,針對醫界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現象,提出改革方案。
他說,之前抽血、驗尿檢查肝與腎,醫師幫他掛了三次號、跑三趟才告訴他檢查結果;他問醫師為何不能一次解決?醫生只淡淡地說「是為了檢查更詳細」,事實上根本沒做什麼檢查,很嘔。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也痛批,部分醫療院所醫師看病「能拖則拖、能賺則賺」的不合理現象存在已久,都是健保制度「以量計酬」的後遺症,目的是搶分配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