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電信、電子業者紛紛投入電子書開發,不過數位內容者卻認為硬體業者太過樂觀,原因倒不是電子書是否輕薄易攜、容量超大,而是愛看書的國人不太多、二目前暢銷書多屬譯作,電子版權還在國外出版社手中,屆時就算電子書再方便、內容也不夠普及與吸引人,更遑論取代紙本書。
遠傳電信上個月與誠品書店簽定「數位閱讀」合作備忘錄,誠品執行副總吳旻潔表示,中國大陸一年新書出版數目有18萬本,台灣近4萬本,這些書目或內容在未來都可針對讀者量身訂作,讀者可透過行動上網、手機、電子書選擇自己最想閱讀的書籍。
出版商則不這麼樂觀,私下強調「數位閱讀」對誠品或遠傳仍只是計畫,目前主要的版權仍掌握在出版社手中,不是書店、也不是書的經銷商。而且目前國內的暢銷書幾乎都是譯作或是大陸作者,未來電子書只要有利可圖,這些國外或大陸出版商絕不會輕言出賣電子書版權。
台北市電腦公會也針對電子書舉行研討會,參加的數位內容業者也指出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還不清楚那一種電子書平台最適合市場,大家都還在摸索尋找到可獲利的電子書經營模式,台灣人平均每年每人才讀二本書,這才是未來電子書推廣最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