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若不空,有自性,不能接受因緣,就沒有因緣生了。如果法以因緣而生,因緣有,一定沒有自性。如果說法從緣生,如果說有果法生,那一定先有因緣,而後有果法。可是不對果法怎麼稱為緣生?不合道理。所以,先有緣,不對果法不成立;先有果法,不對緣也不成立。兩者都有,不成對待,也不成立。
latest #18
是的.不過.說前因後果.是就事相上說.理上並無先後..此即常同時常先後
1).外人說業從種子生,有業就有果。那你落入常斷二邊。如果說業住至果報,業到果報出生,那就說明,有業的時候,沒有果報。既然是有業沒有果報,業住至果報的時候,那還是有業沒有果報啊!
2).有業沒有果報,常邊嘛!開始有業,沒有果報。業住到果報的時候,還是有業啊!有業就沒有果報,這是常邊。如果說業因滅了,果報生,那是斷邊。業因滅了,滅法不生,怎麼能生果報?如果說它生了果報,還沒滅嘛!如果業因沒滅,還是業因,當然不能有果報了。
3).換句話說,業因不滅,還是業因,沒有果報。業因滅了,滅法不生,還是沒有果報。
上述道理很微細.請善思維..實在說起來-生與死是互相矛盾的.對待的.亦復如是
好比虛空.沒有東西南北.我們定了東方.西方同時就現.無先無後.因為是對待..此即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常同時)..但是事相上由東到西卻需假借緣起(常先後).
兩位大德.悟性極高.佛法亦相當深入.甚喜..礙於個人了解有限.所言恐怕搔不到癢處.若欲深究.可往龍樹菩薩的中論與杜順和尚的十玄門鑽進去一窺究竟
般若如何在生活中熏習?處處是道...譬如房子何型?火車在動嗎?花何顏色?6根對6塵..即一切法.也是修行下手處.接下來我試看看如何薰習般若?
火車不動.正因為不動(無性義).才隨緣動.動而不動.不動而動...花無色.正因為無色(無性義).才隨緣現出種種色.色而非色.非色而色...其他依此熏習....變色龍無色.若"有'色.定性了.那無法變色.正因為無色.方能隨緣現種種色..其他的聲.味.觸..皆如此
如實知-無性隨緣.隨緣無性-是明...反之.不如實知.即無明..小乘聖人僅會隨緣無性.偏空.不了佛性..菩薩會無性隨緣.隨緣無性.些許..足見我們凡夫眾生.通體無明.
般若解得深即證.證得淺即解..若僅僅是解.毫無功勳.需知.縱然大開圓解.仍不了生死.所以行門上需假借念佛緣起.方見功勳.體證實相.
今日有事外出.所以先與兩位切磋..祝福慧增長.願眾生同登西方淨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