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不認同這樣的手法處理社會新聞。但我還是要說,動新聞真的做的好認真
實驗創新味很濃~我覺得應該是為電視台暖身吧~(該不會未來看到CG串成的動態片段變成新聞??)
就我個人來講,並不會想了解這麼細項的新聞情節,所以這個動新聞完全不會吸引到我,但實在不太能認同這些社會新聞被這麼鉅細靡遺的表現出來,這對被害人不是二次傷害嗎?缺德....
我也覺得這不是個很好的做法~我也覺得市場接受度應該不高吧
文字也可以寫的很煽情,只是現在人懶的看,用動畫比較吸引人。
只是我突然想起了,在2003年蘋果來台灣之前,不也有一堆媒體唱衰,說什麼八卦 血腥 暴力...不符台灣民情,現在這些唱衰者安在?沒被打趴的還剩多少,這點不得不佩服壹集團,他們想做,一定就要做到賺錢,做到別人活不下去,還能掀起革命,或許這個動新聞,就是另一波革命開始
用重口味煽腥的手段打趴別人,游走合法與不合法邊緣,枉顧道義,雖然我也是愛好重口味的讀者,不過我很唾棄這種手段,這是卑劣的革命
同樣描述一件殺人或是意外的內容,他表現的方式確是極盡血腥煽動,這就是手法有問題
八卦煽色腥本來就是他們的特色(當然他們還有其他很好的部份,只是最大特色還是重口味),這是他們的經營宗旨。成功本來就要手段,這就是他們的經營手段。就媒體經營這方面來說,他們當然是成功的
而其他媒體跟不跟進,跟到何種程度,我想除了市場考量外,我想還有就是經營者的態度。有人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堅持。你可以說他落伍跟不上市場腳步,說他經營手法有問題,但他或許就是不願過份做這樣的東西
而我也不是說後者清高前者就下流,只是人各有志,不同的經營手法當然導致不同的結果。
除了說媒體經營成功與否,還有很多人關心的是他對整個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我才會說,我不喜歡這樣的東西,他絕對會造成一些負面後果。但我也認為蘋果的經營是成功的。這是兩方面的討論。
「真小人」和「偽君子」哪個可怕或可鄙?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比較。而真小人和偽君子也充斥這個社會,政治圈、媒體,甚至是讀者,都有這兩類人。以媒體來說,壹集團的刊物可說是真小人,它擺明用這種手法操作,毫不掩飾,某種程度比起一些遮遮掩掩,替特定政黨或利益團體擦脂抹粉的作為,光明正大多了
讀者亦然,有人就是擺明欣賞這種直接、煽情的風格,沒看會死,或者保持高道德標準,打死都不看的;但也有另一種人,嘴巴上掛著和衛道人士一樣的高道德標準批判,但心底還是愛死了這種重口味,這兩種人的態度,哪一種比較堅定可信?
我認為革命手法沒有卑劣或高尚之分,只有成王敗寇而已,成功者有權定義自己與失敗者的歷史定位,媒體競爭何嘗不是如此?在這個自由市場之下,人人都可以各憑本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本身沒有對錯,對錯只存在接受者或拒絕者的心裡。
如果多數人選擇了一種革新的閱讀方式,並不代表它就是最正確的,很可能只是被集體洗腦,或多數暴力而已,但也很有可能也代表了傳統價值觀的裂解,重新建立一種社會共識,對我而言,我只站在觀察的角度,不想下定義,但內心的那一把尺仍然存在,仍會捍衛我信仰的核心價值,一如回覆這些留言。
這算是功利社會為成功不擇手段的濫觴吧,比如賣傷身食物而賺取暴利,不該是吃的人選錯貪吃而活該, 刊殘腦的新聞而成功,也不該是看的人活該受不了誘惑..
無論如何 這樣的閱讀方式依舊存在技術門檻 手法很創新 想顛覆創造閱聽人新的接收新聞方式
但表現新聞的手法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此?就留給時間去證明了
我相信以壹集團的操作手法,絶不會讓這種技術是高門檻的,勢必會讓它普及於每一個人的生活
而這種手法的確需要時間給市場證明,同樣需要時間的是培養閱聽人的素質,只有無知的讀者,才會養出(或放任)腦殘媒體宰制你的閱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