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拍荷蘭街。老闆娘可能年後會將店收起來,我就沒機會常常在荷蘭街晃盪了......
latest #45
路標。藍色是路名,馬來文,敦陳禎祿街。陳禎祿是馬來西亞開國元勳,故居在荷蘭街111號。不過本地人還是習慣沿用荷蘭街。
路標左邊,馬六甲對岸的仿古縮小馬六甲城。葡荷時期的真城牆就在底下。州政府常幹這種事,沒關係,五百年以後也是古蹟。
荷蘭街雖是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但狀況很好的老屋不多。
陳金聲故居也在荷蘭街尾,目前已改為富禮客棧,聽說本來有個小型動物園。陳金聲後來至新加坡發展,建立新加坡的自來水系統。
影像好看 講解清楚 謝謝初見 我要再看一遍...
第一張藍色路標的第一個字 JALAN 是什麼意思?
對了,敦是馬來西亞最高封銜,等同王室,華人封敦的好像還不到十人。
這兩個路牌上方奇怪的符號是爪夷文。在馬來文采用拉丁字母之前,它是通行南洋的文字。
爪夷文是亞齊人發明的,亞齊在南亞大海嘯嚴重受創。爪夷文在大馬仍流通,可蘭經便是爪夷文。不過,精通爪夷文的馬來人已經不多了。
爪夷文以阿拉伯文文基礎,略加變化,看起來很像阿拉伯文。
這兩個路名分別是漢佐伯路、漢卡斯都里路,本地人用的是機場街、豆腐街。
漢佐伯、漢卡斯都里是馬六甲王朝五位馬來英雄之二。漢卡斯都里墓就在雞場街(剛剛沒選字,抱歉)。
此事被抗議過,既然要改路名,雞場街應改名漢卡斯都里路,畢竟人家的墓就在路旁,可惜州政府不理不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