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1 years ago
我不會說自己是一個多努力讀書的人,畢竟我的家庭是一般的中產階級,有基本的生活品質能夠讓家裡四人不愁吃穿,也有多餘的錢能夠買喜歡的書籍和電影等。同時,我的身邊有許多達不到這些基本條件的人,最明顯的案例是父母相繼身亡,親戚不是逝世就是不親,只能靠著繼母微薄的資助過活,國中制服只能撿學長姐不要的,高中學費都是靠著低收,也有申請獎學金,但這些都不足以改變整日為了生活費發愁的狀態。上了大學以後,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對他而言如此龐大的金額,其實都沒有能力負擔,迫於無奈只好選擇公費。出社會後還有一些債務要還,薪水高的工作也相對難找。即便如此,還是抱持著如果以後有錢要幫助他人的心態,因為如果有錢有能力何不幫助需要的人。
AB
1 years ago
光是活著就費了人家十幾年的光陰,直到現在還是無解,卻要因為就讀私立被當成不夠努力、無心改變的證明,還被背景良好的人提醒那張紙不是一切,指著鼻子說「你其實不一定要當大學生啊」;但若是如此,說這種話的人又何不放棄手上那張紙?既然讀書不重要,為什麼背景富裕的家庭要提供自己的小孩如此良好的讀書資源?又有什麼資格說不一定每個人都想擁有這樣的文化資本?

(上述案例已經過本人同意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