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文摘錄](資深 DJ、Street Voice 音樂頻道總監)小樹形容,「抖音歌聽起來很像 90 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降級版,像是沒那麼好聽的趙傳、沒那麼好聽的周華健。」李律也覺得這樣的形容很精準,「以前(臺灣)是經濟規模大,幾萬人中的佼佼者去寫一首好歌;現在(抖音歌)是 1000 首低品質的歌,有一、兩首出線。它不是沒有才華,而是成本太低。」
...
小樹也提到,音樂發展到後來,「大家會想去做點別的,這 20 年我們一直在講獨立音樂,追求不一樣的音樂類型,但這個『不一樣』是很主觀的價值,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有一塊沒有特別追求音樂類型的聽眾,突然少了很多東西可以聽,這個空缺就被抖音歌補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