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是,原作小說 Paul 與 Chani 兩人相愛成為彼此的伴侶,是戰友也是家人、愛人與知己,彼此對沙漠與弗瑞曼人深有感情。他們最初有個孩子,而孩子是在準備討伐哈肯能家族時,被敵襲暗殺而死。
孩子死後沒多久,Paul 隨而在逼皇帝俯首稱臣的談判過程中,即說要娶公主為妻,以保全自己的目的、家族與政治利益,小說雖然如此描繪,但電影鋪陳不足,步調過快讓 Paul 變得很像渣男。而在接連承受宗教權謀、失去孩子與愛情背叛打擊的 Chani,對 Paul 的失望之大,這點雖然在電影中有看到鋪陳,卻也少了層次感,也是覺得可以再更進步的地方。
因為親手殺死哈肯能男爵、兄妹倆外公的人,就是長大後的 Alia。這個轉折自己挺喜歡的,不是什麼事情都要藉由 Paul 的手去完成,Alia 在這個家族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是很強大的預言者、堅強的女性。電影時間線不夠長,無法讓她如小說描繪般登場,更加強了無趣的王子復仇記流水帳。期待她之後的動向,她在後續的《沙丘》劇情會有很有趣的安排。
知道最一開始「宗教」就是亞崔迪家族的手段之一,也是他們可以利用的「資源」,不過原本 Paul 最初不願意以「救世主」身份帶領弗瑞曼人擺脫帝國的統治,認為這是母親背後政治操弄的手段,結果電影劇情轉折太快,過了個試煉與見證,最後還是高呼了自己是利桑亞拉黑/彌賽亞,這方面自己會覺得可以再講更多東西,硬用聲光特效轉移注意力也沒辦法彌補。
一些宗教考驗在現代人眼中看起來很荒唐,不過這是亞崔迪家族收服人心的過程,雖然大家認為可以吐槽的地方非常多,不過因為在 Paul 的夢境中看到了預言,有些事情還是得去做,所以那些宗教方面的行動是做給潛在信徒看的,只是這方面同樣做得很差(並非電影諷刺手法,單純就是做壞了),讓自己感受到兩個層次的宗教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