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龍子
1 years ago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以前的國際局勢介紹】

A. 【是否推薦閱讀這篇資料】
如果你對一戰爆發以前的國際局勢有興趣,我認為這部影片可以做一個不錯的統整。不過要留意主持人的立場跟說法,都會偏向英國方一點。

B. 【這則資料的主要內容】:
解釋一戰即將爆發以前,在歐洲出現的民族主義浪潮,以及德國試圖擴張的企圖。

C. 【這則資料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我會羅列我認為這一則資料我可能認為「需要再查證」的地方。我不至於到反對,可是我認為有些說法太武斷了。

Europe Prior to World War I: Alliances and Enemies I...
修龍子
1 years ago
1. 主持人Indy Neidell 提到「許多人夢想著一個德國統治的歐洲,來保護自己受到英國或美國影響。」具體來說,有什麼事件或文化可以代表這個說法?他沒有提到具體的案例去佐證這個案例。

這個說法的意思,很像是「歐洲當時的假想敵比起在歐陸上相鄰的彼此,更接近於英國或法國」。但依照當時各國在一戰前各自組成同盟的狀況,我認為英國、美國作為假想敵似乎不太是當時歐洲的主要命題。

https://images.plurk.com/61kRIUUgsLnKKpnDRrhFWN.png
修龍子
1 years ago
2. Indy指出奧匈帝國的內部管理有很大的問題,但證據力不夠強。

其中提到「奧匈帝國時任皇帝法蘭茲.約瑟夫沒有跟上當時世界的民族主義浪潮,奧匈帝國甚至擁有15種語言的國歌」。但,我認為從奧匈帝國的國歌有15種語言,去判斷帝國內部人民的民族想像沒有跟上國際流行的民族主義,有一點太過武斷了。

https://images.plurk.com/3E3YAcYfr5YvFAIN2hxP0q.png
修龍子
1 years ago
3. Indy試圖佐證「奧匈的法蘭茲皇帝對於國際民族主義情勢不了解」,主要是提到「他做出了令人質疑的決定,例如決定併吞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

我對這一段的理解是,Indy想表達,如果法蘭茲皇帝有理解到民族主義的效力,並正在嘗試催化奧匈帝國內部的民族認同。那就不太可能去併吞一個非原奧匈帝國人口為主的地區。但我認為這個說法的證據力不夠強。
https://images.plurk.com/4ySJrp3iJsHLbyIOqADBMX.png
立即下載
修龍子
1 years ago
4. 德皇威廉二世試圖模仿英國組織一支海軍的企圖,讓英國站到德國的對立面。Indy的評價是「這是一個錯誤的決策」,而我也曾經在學生時期的歷史老師口中聽過同樣的說法。

支持這個說法的主要理由有幾:
4A. 威廉二世組織的這支艦隊花了德國1/3的國防預算,可不知道為什麼,在一戰開打以後並沒有太多的戰爭表現,比較多表現的是U潛艇。(原因待查)

4B. 英國當時實施孤立主義。因此部分歷史學家的觀點是,如果威廉二世沒有組建海軍,英國可能會不選任何一邊站。

我對4B的說法一直抱持懷疑。

https://images.plurk.com/5VqMc7Esf0YCsvmcMhc6e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