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喊]
家長群組裡在討論哪所國中高中要考什麼,有什麼入學的評鑑標準,要數學要英文要特殊表現。
看了一下子之後我就突然有個想法:
為什麼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在意小孩子的品德或者操行好不好?
為什麼沒有學校的入學門檻是"具有優良品行足供證明者"?
小孩很誠實不行嗎?小孩很務實不行嗎?小孩很貼心不行嗎?小孩很溫柔待人不行嗎?
我知道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任何客觀的依據可以參考,
不過這些特質也很重要不是嗎?
latest #6
很重要,但是這個問題有點像是「平等、多元很重要對吧!所以雖然成績差太多,但是應該要讓貧困家庭和智能障礙的小孩都上大學!」,價值觀或品行和「小孩的學習能力與基礎學力」其實關連不大,用這個當基準來入學,在小學階段可能可以,但是越往上越不適合……
是啊,追根究底還是要有一種可以量化作為標準的東西才能公正的評比。
所以我也只能覺得這個社會好人珍貴而且沒有獲得好人應有的價值。
不過社會也就是這樣了。
我上課的時候都會講《三孝廉讓產立高名》的故事,這三兄弟可能真的很有才也真的品德很好,但是用現在的角度來看,實在有惡意作秀賣人設求爆紅的問題。如果選拔標準變成品德,這種情形就會層出不窮
是很難啊,也很容易作假啊,
要講出為什麼不可以的原因我也是隨便可以抓出一大把,
所以我只是想稍微思考一下,有沒有可行的辦法,
雖然可能趨近於科幻小說的內容了吧我想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