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月不在家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每次看到貝兒要踏入社交場合我就覺得好緊張,內向社恐人的地獄莫過於此。
伊月不在家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貝兒又是隱瞞種族身份踏入那種場合,除了社恐人自帶緊張外又增添怕她被發現的緊張感。
之前的噗有說像這樣的情況是國外才會發生的,當下是覺得台灣沒有這種需要隱瞞自己的種族才能生存的情況,後來覺得或許有,只是可能不像美國那麼嚴重。於是開始想看過的作品裡有沒有類似情況。
我想到的是嚴歌苓的小姨多鶴,多鶴是日本人,日本戰敗後她仍留在中國,因緣際會跟一個有妻子的男人生了小孩,還不只生一個。那個男人的妻子因為日本人的關係受傷沒辦法懷孕。
總之他們家就將多鶴是日本人的事實瞞下來,只說她是那個女主人的妹妹(所以才是小姨),小姨也有點讓人聯想到姨娘(妻子之外的妾室),我猜是雙關啦。
小說描述貝兒為了打入社交場合會利用女性優勢,言談間帶點調情般的調笑,用手輕輕觸碰男士的手臂等等,這種小細節我很喜歡。
還有在拍賣場上高舉紅絲巾出價,以及等大家都入場她才走到自己選定的位子,她就是要藉摩根先生的勢嶄露頭角,因為她知道身為女人很難與男性平起平坐。
我喜歡她的企圖心,她會為此付出一切努力,而那份衝勁是我所沒有的。
目前看到她前往英國,搶在拍賣會之前先跟收藏家報價,一邊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一邊焦慮地等待對方發電報,結果在拍賣會前一天收到對方同意報價單的電報,同時有也是來參加拍賣會的收藏家請求她不要競標某某收藏品,她同意了,因為她已經跟收藏家本人買到了。
看介紹這好像是傳記故事,也就是說是真實發生的,我好期待看下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