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裡面還有批評台灣公共交通系統的呢⋯🤣
但美國教育系統也很 brutal 啊。
However, I'm now teaching in the public school system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certainly drawbacks. As another commenter mentioned, they are basically raising machines here. Education is still, in many ways, stuck in a 1950s mentality. Kids don't learn to form opinions, they don't learn to be creative, and they don't learn to think critically.
But if I couldn't get my kid into one of the few good public schools in the US, I'd rather have Taiwan's system. I could still teach my kid critical/creative thinking in my own time.
身為家長,要你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是你的責任,不是學校的。
反而我朋友在超好學區可是碰到的老師超奇怪,感覺像在耗著等退休
ClarePlurks: 這裡的 brutal 應該是說跟競爭吧?
美國教育也可以很競爭啊,這就看想要去什麼樣的學校吧!
然後台灣現在也有很多另類學校了。如果平均來說,我想台灣公立學校應該比較好吧!美國公立學校,真的差的區學校也蠻困難的,我想困難程度比台灣的偏鄉更大吧⋯⋯
jeanylin: 我覺得台灣那種填鴨式教育也許在在學時看起來比較厲害,等到離開學校後,才會知道有 creative/critical thinking 的人在人生才會走得遠。 (你看看多少台灣多少巨嬰)
rascal22: 如果以平均水準來說,我覺得台灣的平均教育品質還不錯。創意這些就比較高階,台灣也有這種另類學校了,也有公立,但可能是更多私立。另外就是畢業後,銜接問題很大
美國包含很多毒蟲幫派的學區的平均教育水準,我不覺得就更鍛鍊創意或 critical thinking 。好學區可能是吧。
jeanylin: 不,請你自己看上一段英文的評論,creative/critical thinking 是一塊的。創意是需要反思和跳脫的,這需要文化。我覺得美國"正常"一點的學區,那種勇於發問,沒有 dumb question, 或者是 be yourself 這種人塑文化,是台灣完全比不上的。
說實在的,在台灣當 outliner 很累,如果再加上連父母都把自己當 outliner ,那種人生更他媽的累!
However, I'm now teaching in the public school system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certainly drawbacks. As another commenter mentioned, they are basically raising machines here. Education is still, in many ways, stuck in a 1950s mentality. Kids don't learn to form opinions, they don't learn to be creative, and they don't learn to think critically.
我其實覺得台灣教材現在還滿活的耶。當然實際上現場怎麼教我就不知道,但我們上台灣老師的中文課,我覺得他們也蠻活潑生動的,和我小時候差很多。
總之因為我對「現在的」台灣教育不熟悉,我就不予置評。不過至少教材很不錯。
但我真心覺得美國教育很看運氣,好老師帶你上天堂,老師不怎麼樣就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創意或是 critical thinking,一切看看運氣的啦。
像我看學校的中學,我覺得 language art & social science 很好,科學我覺得就真的有點普普 🤣🤣🤣
小學的話,我們現在的公立學校就沒有以前我們的小學校厲害,但也蠻棒的啦。但我們是 charter school 所以也不是很正統的公立學校就是了。
1. 台灣教材很活不表示恐龍家長跟得上阿 2. 美國教育就算沒有遇到好老師,美國家長仍然比較重視 身教言教家教 + 尋找出路 (美式文化) 。台灣基本上就是成績成績成績,因為大環境使然,除非家長自己能在台灣找出不同的路...
總之,我對於教育理念是 pro culture, you can teach knowledge, but you can't teach culture (critical thinking, be different, speak out and stand up...etc)
美國小孩也是課後活動一堆,只是他們沒有像台灣多半專注在學科,他們是去體育(也算是補習的一種,台灣可能會覺得體育之類的才藝可以隨時中斷),另外數學補習班的白人也不會太少,確實台灣是蠻在意分數的我同意。從美國過去的應該會覺得台灣很填鴨,但跟我小時候快四十年前相比,我覺得台灣已經不填鴨了。
ClarePlurks: 我覺得碰到好老師比送到什麼學區更重要,想當初高中時候的老師整天在講政治....瞎聊。同儕也蠻重要啦。
台灣當然在教育的改變有很大的進步,可惜我覺得大環境仍然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阿..... 就是整個社會對於年輕人的期待和道路仍舊非常單一。
台灣一堆巨嬰是家長也捨不得放手,到小孩三四十歲歲還是在餵小孩擔心職涯/婚姻的家長也不少。 我覺得critical thinking沒啥關係XD ,就像你說的大環境趨勢下大家還是覺得讀書去做一個正常的工作比較保險,家長的顧慮不外乎是做運動員怕受傷生涯結束,做明星怕不紅,不如老老實實做工程師,醫生,律師這種可以做到退休的職業。這種想法確實是非常侷限。
如果brutal是競爭的話,可能吧,看家長自己覺得教育應該怎麼樣了,我不否認美國有很好很競爭的學校(公私立都有),可是我也覺得普通區的美國郊區的公立學校應該沒有爛到一定要去私立學校。台灣的平均公立教育品質不錯可是要我把小孩送回去唸書我也不要
iudinutero: 我倒是覺得比較有主見/critical thinking 的小孩才不會被 台灣家長/環境 簽著走阿,這很重要的,讓我想起今天看到的一個勵志文章 XD. 台灣年輕人這幾年其實開始闖蕩走自己路的人越來越多,樂見。
ClarePlurks: 華州可能也是有比較厲害。
我一個朋友從 San Mateo 搬到休士頓,對當地公立教育這是讚不絕口,一副和灣區這裡是天壤之別的樣子XD
他的結論是加州公立學校就是太窮了
然後我現在換一個學區,也是明顯感覺到差別,我的結論也是之前的學區太窮了⋯🤣
現在學區家長捐比較多錢,所以資源也是比較多。
等一下,難道有錢人區 != 學區有錢????????
不管怎麼樣,送學校就是要有準備不是一個可以客製化的過程,當爸媽的還是要了解小孩到底在幹嘛,是不是有什麼地方要多注意
rascal22: 覺得有差 就算同個學區 不一樣,學校的家長組成PTA辦的活動就有細微的差別, 別人家就比較酷炫
之前跟我媽前房東太太(台灣人)聊天就很傻眼,她問我哪間preschool好不好,她說她不喜歡拉丁裔老師因為之前她兒子落後(三年級)時老師沒有跟她說,所以我跟她推薦的preschool 有拉丁裔老師她就跟我說上述原因然後說她不考慮....我心裡很想問她,妳是家庭主婦,小孩回來上課有沒有聽懂妳都不知道還要怪到老師身上,而且一年發三次成績單欸,更不用說還有unit test 之類的
rascal22: 1. 加州地產稅是上繳加州再分配下來(德州直接學區的稅學區使用)。這個過程就剝一層皮。
2. SMFC 的學區會重分配,把錢優先拿去給 half moon bay 那裡的學校,那邊的學校各方面表現都很不如意;然後我覺得 San Mateo 也會分配到比較多錢,因為我看各種 program 都在 San Mateo。所以以前FC的學校,就基本上沒什麼錢,靠家長捐款。但是FC家長們也都是打工的,所以捐錢捐的也不多。
不像現在的學區,家長比較爽快一點,整個學區也沒有真的窮的地方,都還算平均。
重點是,學區也不是都靠政府預算。大部分的錢來自學區成立的一個慈善基金會,讓家長專門捐錢捐到那裡,可以補足老師的薪資之類的⋯
所以我的心得是,如果要學區房,要看看那個學區包含什麼區域,錢是怎麼分,也不是只看個別學校的分數就好。
然後當學區的分子會比當分母心情好🤣
不過我們現在 charter school 其實是 county 管的,所以其實也和學區沒關係就是了。
天天都在叫家長捐款就是了XD
iudinutero: 咦,為什麼有解剖牛蛙這麼酷炫的科學實驗!感覺是Bio父母下海當義工的感覺XD
幾年級的科學實驗啊?
PTA的經費都來自家長捐款, 那間山上的學校旁邊都是佔地比較大的房子, 所以家庭環境也比我們山腰下的稍微優渥一點, 我是這麼想的。 而且每年學區都會一直宣導學校缺錢,希望家長贊助, 疫情前好像有達標, 疫情後連50%都不到🥲
jeanylin: 牛眼睛 不是牛蛙🤣 四年級的實驗, 還有 mission project, 要介紹加州各地的修道院。 我們學校都沒有😅。
(
ClarePlurks: 欸但我有次家長會議問老師說, 他們在google classroom的課堂作業, 自然還科學, 我發現大的好像錯有點多, 我想要拿回來帶他檢討一下,結果他跟我說那是科任老師,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山上那間學校媽媽也有跟我抱怨, 老師的作業都在線上, grading 結果是直接寄到學生的email, 他是到了第二學期中才知道。 老師完全沒有提過( 我們也是, 但回家作業都紙本,我後來發現是課堂作業是有打分數的,因為小孩用我的電腦上他自己的帳號🤣) 搞不好你那位房東太太運氣不好碰到打混的老師。 但要關心的話, 真的多看一下小孩會啦的作業就可略知一二
iudinutero: 寄到小孩email這件事好神奇喔,這是幾年級啊?課堂作業分數是真的有算進學期成績那種分數嗎?我們現在還是成績單上面沒有所謂的成績這件事誒(只有EE, ME, BE)。我是知道房東太太講的是數學跟英文啦,所以我覺的她自己沒發現有點扯
他們沒有分數,機上作業訂正結果寄回去小孩email上。不過小孩基本上考完試不會想要訂正的。所以我是覺得家長應該要帶著看過一遍。
🤔science 這科我還沒認真研究過美國這邊到底小學在學什麽,上個月買了台二手的兒童顯微鏡他看完了送的samples 就不玩了
是喔...好養寵物大概不可能,這陣子earth day我兒子在碎念老師講說要愛護地球吧啦吧啦的,我說對啊,你暑假要幫我種東西做compost 🤣
ClarePlurks: 哦,對,學校也常常都有園藝的project 。
總之小學的自然科大部分就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裡的科學,像是生物啦(動植物),園藝課啦,食品科學啦(像做蛋糕),環境科學啊,地球科學啦之類的。
如果你想自己研究,可以看看 common core 的標準,或是一些自學的課程,看有包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