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20240505 日月頌 顏水龍與臺灣
https://images.plurk.com/3P0FrsfvnsvUPh5clLmy7z.jpg https://images.plurk.com/7HeOaSqCn1G5cXOuIPso8z.jpg
latest #32
好久沒有餘裕可以在台中的時候去看展,最近的特展是台灣工藝藝術的先驅與推手顏水龍的展
我幾乎沒做功課就去逛展了國美館主辦的展線上資訊少到可憐也沒什麼事前能查的,是非常超乎期待、甚至是相當有共鳴的展欸
我自己是逛得很開心也學到很多,不管是喜歡傳統美術還是設計的都應該會覺得有值得看的點,展期到六月底,免費入場,很優秀的展覽推推推
台灣的太陽 風土誌

https://images.plurk.com/703uSnwwUdZlkeggRT7o0R.jpg

主要展出顏水龍油畫和速寫的風景作品
https://images.plurk.com/3xvryTyNv3ljwr1rbghfx2.jpg https://images.plurk.com/2l2TGUZz44ZxZQBpxwVr6I.jpg https://images.plurk.com/Dsikm8eUvjYFx5sdH76ZU.jpg
立即下載
當中有段節錄顏水龍語錄的話我覺得很有趣
大意是顏水龍在日治時期赴日、後赴歐學畫,從日本師友得到的評價是用色大膽,比起日本繪畫圈的作品更具法國風情;但他始終覺得自己台灣囡仔,說自己的用色只是呈現台灣是受陽光眷顧的土地,比起緯度更北的日本,台灣的光更直接、明亮
我覺得再真實不過 ... 我閒來沒事的時候會看攝影相關的 Youtuber,很多攝影師會針對 How to deal with harsh light 發表自己的見解,但這真的、真的真的是換個緯度換個濕度就完全不一樣的事
英國人習慣的 harsh light 根本是台灣的日常,台灣的正午是亮到地板會發光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還有雲的表現手法,顏水龍的畫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得到,啊這是亞熱帶的、濕濕的、重重的雲,的感覺
這是不會在日本人的畫裡出現的東西
這個展間也展出很多顏水龍描繪達悟族的人文風景
https://images.plurk.com/fSzw2j2hp88ZiEv7tMEX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AkofSye3ht38hYUshR7rn.jpg

作品中少數的抽象畫,但我好喜歡那個陽光與水面的效果,好漂亮
https://images.plurk.com/3CIvVrAL6e6Gmwu59KtvIU.jpg https://images.plurk.com/59GU7AElqXLh7R3hnZDIPZ.jpg
愛與尊重─臺灣人物誌
https://images.plurk.com/5HOljmCHUwgXXtS4Xzokzj.jpg
肖像畫的展間
建築與造形─現代與傳統
https://images.plurk.com/1vr1E6LWgo5gSq9rNngFjV.jpg https://images.plurk.com/4WVgn6i9C81uMlBUJxP79G.jpg https://images.plurk.com/71q32s9iGq8Q8tRer1i80E.jpg

除了建築繪畫的作品外,也展出了顏水龍請友人設計的自宅,超符合現今的美學的,實用與美感兼具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自由工藝─傳統、現代與創造
這邊開始算是這場展覽側重的點:顏水龍在公眾藝術與工藝品上的貢獻
https://images.plurk.com/1EqlHpP59r4Nljo376SNvq.jpg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美感,培養民眾對於美的意識與追求」是讓顏水龍投身工藝的核心理念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逛到這裡我有種不能再更強烈的 deja vu 感

我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理念是還在台灣補習日文的時候,那時候的老師是在台灣教書的日文老師(日本人),那時候跟他聊他的孩子(台日混血)的教育,他說日本政府會免費寄送全套教材給海外的日本人子女,他的小孩是在台灣長大,但他讓他們從小看日本政府的教材和NHK,他還補了一句「教材都整理的很漂亮,我覺得讓孩子從小就看漂亮的東西很重要,他們才會從小就建立 sense」
然後想到我的阿公阿嬤(皇民)也是奉行這一派的教育方針
但感覺沒有傳承到經濟暴發戶的40/50年生世代
展出了數件設計稿與復刻品
https://images.plurk.com/iIxAlXCgRjdWBh2w1KYj.jpg https://images.plurk.com/3WwXynBQPpGikMIbcME7GD.jpg

把實用的器物加上藝術與文化上的附加價值,據說當年台灣的竹製家具也在外銷上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可惜後來被東南亞取代了
想想真的覺得很可惜,或許大家的老家都有一兩把竹製藤製的椅子(我家有個搖椅),見證當年產線的輝煌 ... 竹製品真的很台也很美,希望之後跟花磚博物館一樣能打出更響亮的名號跟行銷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造形文化─寓於日常生活的美感
https://images.plurk.com/1iE7c6ZYqy60FtzXQLOTbe.jpg
美的傳承─工藝是民眾的藝術學校
顏水龍一生也致力於藝術學校的開展和技術傳承這人怎麼做這麼多事,除了傳統技藝的延續外,讓學生融入自己的創意與美感,並帶領工藝品跟上時代,也是他的學生們常稱道的一點
展場有展出他的學生們的作品以及各自的紀錄片(關於漆器與織品的),紀錄片很長但很值得一看

https://images.plurk.com/Yh8NOJKwO68FhzESqB3Jx.jpg
最後一個展區是展出顏水龍馬賽克拼貼畫的紀錄
https://images.plurk.com/5uu2P7IJnQBh70X23rtw2F.jpg
除了作品的相片印刷外,最酷的是有原設計稿!
原來拼貼畫是有設計稿的 ... 而且好好看!!
https://images.plurk.com/756yI7lWyeES3myU59x6xE.jpg https://images.plurk.com/1bx8IdQTH9au0zXnAuTTZo.jpg
最後在美術館大門外有這場展覽的 main visual 旭日東昇

https://images.plurk.com/7JhjnM3jkN3S2vIvTF65U7.jpg https://images.plurk.com/6KJrk3UjpdegN4nd5eVyju.jpg

這是一個現場看 >> 照片的作品,這個作品很大,有十八公尺
而且馬賽克畫的質地在現場的感受度真的很不一樣,是個能感受到光的流動感跟柔和的作品,我個人的感覺很像小時候台灣冬天的陽光,很舒服溫暖,是黃的不是藍的w
以上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抱著任何先備知識或期待,單就看這些作品我覺得很滿足很推,不過不是很確定是不是我太久沒在台灣看畫展,還是太難得看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展覽的呈現方式讓我有種台灣價值充好充滿的感覺
讓我度過了一個很充實的下午,開心
月嵐⚓🚢
1 years ago
每次看你的逛展心得都獲益匪淺!
我自己逛都在走馬看花XD...好奇阿公阿嬤的教育方針會做什麼事!
w770719: 逛展就是圖個開心!
整理阿公阿嬤照片的時候發現他們從年輕就超精緻的阿公很帥,以當年的收入來說真的投資很多在全家的生活小物和穿著上我爸說小時候一顆蘋果要三個小孩分著吃,但每個人衣櫃裡還是要有一兩件漂亮衣服,不像我都是萬年菜市場衣跟Uniqlo
現在家庭聚餐阿公也永遠都是穿著最端莊的,全家著西裝率最高的就是阿公,我在想昭和時期的人是不是就是這樣 😂
月嵐⚓🚢
1 years ago
阿公的等級好高!!照片呢
這麼說起來,我阿公阿嬤在出去吃飯店的時候也都會特別打扮XD 我也是菜市場衣一直線
月嵐⚓🚢
1 years ago
以前做的竹椅藤椅真的超美!坐起來也比原木制的舒服 可惜就是不耐久,我家的藤椅後來也是有些地方斷掉會刺人就丟掉了
可能不太一樣,我小時候因為爸爸做連帶保證人被倒債,家庭並不富裕,都撿別人不要的衣服穿,玩具零食也很少,但還是會有一兩套正式的衣服,出門就是要得體見人,不過與其說我父母精緻,我覺得是會做表面功夫
把設計美感融入生活的部分聽妹妹說過,他念書時老師都叫他們要去日本走走,不像台灣人從小就在一堆醜陋的東西裡長大(建築系老師的原話),不知道是不是受妹妹這些分享影響,我去日本時真的覺得走到哪都很漂亮,在日本登高望遠是一種享受,在台灣:就,這?
尤其是基隆塔看下去都是鐵皮屋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fon0514:
> 叫他們要去日本走走,不像台灣人從小就在一堆醜陋的東西裡長大
跟我的日文老師講得很像w
這真的是個滿推崇日本的思考方式,我是覺得 ... 可以不用全部照單全收啦
日本對自己生活的環境、地區的愛、以及對集體共榮的行為模式確實令人佩服,有很多公共建設是如果沒有每個個體都讓利是無法達成的;但他們同時也是很重表面和諧一致的民族,與壓力隨時共存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
台灣人的浪漫與混亂是台灣人(相對)願意兼容並蓄的一種魅力w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培養sense,我覺得還是滿重要的。但我自己碰到的困擾是,追求有美感的東西,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現代,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行銷廣告的洪流 ... 時時質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追求的品味是什麼,目前還是我無法克服的課題
w770719: 我家的搖椅好像還在神桌前面晃w
往好處想藤椅超級環保的,丟掉也會很普通的變成自然的一部份
月嵐⚓🚢
1 years ago
追求美感跟極簡主義感覺是兩個極端XD 最後還是回歸夠用就好ry
月落 ≡ σ`∀´)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w770719: 極簡的同時也貫徹自己的品味是終極目標!
然後各種長輩就會用捨不得丟的東西塞爆好不容易空下來的個人空間
風晏✧山水錦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台灣人的浪漫與混亂XD,說的真好;推薦去日本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近,歐美太遠了
不過說到歐美,芝加哥的街道確實很美很好走(畢竟是大火燒掉之後重新規畫的),但是到處充斥著大麻味......歐洲也有類似的問題,有些市景很漂亮,但裡面可能有些敗絮,還是日本讓我更舒服一些...

我也覺得極簡和美感並不相斥,即使只是素色的T-shirt也能在剪裁上看出區別......說的自己好像很有美感一樣,並沒有XD,還是很依賴旁觀者的建議。感覺月落很認真思考要如何活在這洪流中,不過總之應該還是自己喜歡就好XD
月嵐⚓🚢
1 years ago
段捨離是獨立議題XDD 段捨離是一種維持美感的方式,不要住在垃圾堆阿!!
街道方面應該沒人可以超越日本XDD 但我覺得台灣美麗的是自然景觀(?)
w770719: 日本街道是真的乾淨如果電線桿可以少一點就更好了
不過我覺得還是有地域差啦,他們有些地方組合(有點像是鄉民會之類的東西)真的對他們居住的地方非常有愛,光看環境跟建設就能感受到但我家附近民度很低就不說了
是說我前幾天去合歡山,風光景色一百分,停車亂象負一百分(p-doh)
fon0514: 沒有那麼認真啦,只是覺得找到自己喜歡而且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是個人生課題 ... (p-rock) 但我不是那麼上進的人,通常得過能心安理得就好
月嵐⚓🚢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電線桿台灣也很多啦
我同意有些地方自治會的經營真的很有心!日本蠻多鄉下會有些地方特色彩繪或磁磚裝飾!
台灣的環境維持真的⋯⋯不忍直視,雖然跟歐洲某些國家比也是好很多了
w770719: 跟歐洲某F開頭的國家比是好非常多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