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雖然演員陣容很強,但是敘事方法較為單一,比較像是警世寓言故事,而且還是有台片那種強調口白的生硬感.......
我是不討厭劉冠廷,但是他常常演戲就有這種尷尬感,滿微妙的
劇情背景設定在台灣1980~90年代炒股盛行
也是發生了不少人玩股票投資慘賠悲劇的時代
或許是股票激盪太過劇烈,短線當沖十分盛行,與現在多數人採取長線存股的方式差異甚大,有些人甚至是借錢去玩,我有親戚就曾經因為玩股票賠掉兩棟房子,真的是很誇張
若要給好評,我會對於電影裡父子的生活模式幾乎還原了那年代中產,甚至底層階級的態樣而給予肯定,像是瓦斯用完就要關、或是儲水來用避免浪費這些舉動,根本就是我爸媽的翻版ww
不過我家比較幸運,房子是沒像廖家父子那麼舊啦
但還是想吐槽,以前的人(甚至像廖家這種在餐廳工作+單親帶孩子的階層)存個兩年錢就能拿出頭期買房,放在現在根本是不可能啊XD
說真的已經搞不懂該怎麼樣才買得起房了.....
電影中故意用無法考慮到世間險惡的小男孩,與看透了人性弱肉強食、變得對人失去同理心的老狐狸作為對照,除了小屁孩從頭到尾對著房東老狐狸亂喊「賣我爸房子」這點實在很煩之外,有些細節也讓人感覺到世界的確是在逼這小孩做出選擇,是要依循家庭教育當個窮困的好人、或是認清社會現實面當個壞人?
我比較想吐槽的是好人壞人根本不是這麼極端的絕對值好嗎ww
片中的例子十分極端,主角父子善良到簡直就會被人吃乾抹淨,反而導致房東的一些打算很符合社會常識,例如漲房價這件事,用屁股想都知道要人不管房價漲幅、鎖價賣很無理取鬧(主角小孩當然不懂,他只想到他家要買房安頓這件事),這種要人發慈悲心不准獲利的心態也太左,是我覺得很失敗的劇情對照
老狐狸有一點說得沒錯,掌控資訊不對等就能占上風
恃強雖然不一定要凌弱、但恃強可以讓自己不被侵犯
但編劇卻有點想要全盤否定這些走跳社會的自保技能
有時候這也不叫善良耶,這純粹是沒有相應的能力保護自己而已
小男孩被老狐狸影響到比較歪的地方,大概就兩點:
掌握霸凌他的同學母親的祕密
在樓下鄰居投資失敗上吊自殺後想馬上買人家房子
第一點,小孩後來沒跟同學點破,也得到了同學母親相應的感謝
第二點,小孩在爸爸說鄰居辦喪事還不能提時,直接回說干我屁事
其他像是把房東秘書姐姐的秘談內容告訴老狐狸,導致秘書被揍,這部分比較像是死小孩不清楚事情嚴重性,白目告密,事後也沒有看到小孩對此感到懊悔
就,其實這孩子真的有點靠么的本質XD
我看不出他有同理心(爸爸本身倒是很有、也有在教),也可能是生活上比較困苦,與其同情他人、他比較希望別人能同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