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讀 May
1.あなたの愛人の名前は (集英社文庫)上個月說過島本理生應該是這幾年看過最會描寫男女戀愛故事那種微妙錯位的作者,這本由六個故事構成的短篇集也讓我再次對這個觀點感到確信。錯綜關聯的六個故事,當中唯一無關的「蛇猫奇譚」以貓的視點觀看孕期中因自身的母女關係動盪不安的主人,雖然是六篇故事中覺得因實驗性而有些不完整感的一篇,卻也最讓人印象深刻。「足跡」描寫與青梅竹馬的丈夫維持過於安穩的朋友般關係的女性,在友人的推薦下去到提供性服務的診所,在世間所謂不倫的關係當中挖掘自己與丈夫、與診所的醫生,以及與友人當中感情中不一致之處。
在飛機上翻開這本短篇集時正好是入夜準備升空時。題外話是在飛機上看書的時候會有種明明跟很多人在一起卻有種孤獨的感覺,大概是故事裡的角色都相當寂寞,所以感覺更強烈。
2.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加拿大籍的李潔珂,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台灣外省第二代移民,在整理祖母遺物時發現老年患阿茲海默的祖父為了讓自己不忘記的書寫,於是展開了對母系的尋根,並來到台灣島上尋找血緣家族與自身認同。
不得不說我自己對這類尋根故事的接收度好像已經到了無法在盛入的程度,是以雖然母系的背景與我相當接近,或者說正是因為相當類似,所以無法再從中得到那種悲欣的感受。除了山林的書寫之外,唯一觸動我的是因為加拿大不承認台灣,原欲尋求技術移民的祖父多年空軍經驗的台灣飛行證不被承認,只能在工廠做清潔工作,不免有些深深悲哀。
書寫山林的部分筆調細膩,但或許是我不需要更多帶距離的凝視了吧。
又,譯者筆法流暢自然,讓人感受不出這是一本翻譯著作,但也可能是內容親膚所致,可以迅速讀完。
3.企鵝的憂鬱【挺烏克蘭版】當發現身陷不義產業鏈時,一個人會選擇怎麼做也連結到未來的結果。
報導作家維克多從動物園領養了一隻企鵝,故事開端時他與企鵝米沙相依偎,展開了這個充滿黑色幽默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用背景介紹般的輕忽語調提及經濟民生、黑道猖獗等時局亂象,卻在後續展開的故事當中發現節節相扣。我們該如何在日常中道德且誠實地活著是作者賦予故事的命題,選擇妥協則將必須面對更多的妥協,而結局的選擇或許讓人失望,卻也存在著一絲不願再妥協的死裡反抗吧。
感謝噗友推書。
立即下載
吃飽睡好B꒰◍ᐡᐤ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4.土星時間對《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沒什麼特殊印象,那為什麼會拿起這本書呢,也許是土星的特殊引力吧。
要怎麼喃喃地去述說一些只有自己能辨識、只對自己有意義,卻又硬要攤開來給世人翻看的事情呢?我承認自己或許失去了一些共感的能力,但在讀至作者得知家中老狗即將死去之際一路飆行國道,在見到已有死去味道的狗時在她的耳邊說「辛苦妳了,偷偷跟妳說,姊姊肚子裡有了一個小孩,他一定也要愛妳」時,仍然不合時宜地在公共場合關不起眼淚的閥門。
我仍不確定散文,或者讀者應該站在散文的哪個位置去閱讀,但或許書寫與閱讀之間仍然有那些確確可以戳碰到成見武裝的內心之物吧。
吃飽睡好B꒰◍ᐡᐤ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5.台灣使用指南若要簡單介紹本書,那麼還是得從這裡開始:長居台灣的德國作家,為德國讀者所撰寫的一本「台灣指南」。作者在中文版序當中懷疑:台灣讀者真的需要一本外國人所撰寫的台灣說明書嗎;本月的另一次閱讀當中我也對這類漂浮離地的注視感到厭倦。如同作者在麵攤遇到的老榮民要向他叨叨說起希特勒時,他認為無法從中得到新知,閱讀此書時也會有許多的「這我當然知道還要你說」存在,但仍有許多話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所不能說的、不願聽的,卻恰恰可以由參與方式不同的外來者所點出(當然我對其質疑阜杭和鼎泰豐不值得排隊一試的論點還是無法同意)。書中也存在一些偏誤(我認為是理解上的偏差),但不掩其視角的可貴,以及讓人時常忍俊不住的幽默銳利筆調。感謝玉山社總是出版這些提醒我們該回頭看看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