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關係中真的很容易忘記我打勾的這些事情

除了第五點我可能會在快不行的時候求救(但可能有點太晚,我總是過度自信過度努力過度付出,導致自己筋疲力盡)
其他都是

沒錯,我沒學過所以不懂,也沒人提醒過,這不是我的錯

成為界限大王的就能做到的事
摘錄p12:潛意識發揮作用時,你通常可以感覺得到,因為你的反應會變得異常強烈,或遠超過實際狀況所需的程度,又或是你會做出違背自身最佳利益或明智判斷的行為。事後回想,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搞什麼鬼?
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到不適,你可能會無意識地忽略你的直覺和身體發出的訊號,這是人之常情。

舊事重提不需要怪罪任何人
摘錄p14:不健康的界線模式,往往是因為你搞不清楚哪些事情才是你的責任。例如我們可能認為別人的痛苦或衝突得由我們解決,但其實他們的情感經歷和問題,絕對得由他們親自處理,那是他們的事情,這本書關心的是(你)和(你的事情)
摘錄p14:這些與界限有關的方式受到你在成長過程的影響,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你在原生家庭中觀察到的事物))),以及你所處文化的社會規範。許多人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會令他們感到解脫。這種後天習得的行為不是你的錯,但現在搞清楚來龍去脈絕對是你的責任。有了正確的工具和指南,你就有能力重新繪製屬於自己的藍圖。
摘錄p14:這世上沒有一種適用於所有人的界限策略,因為你是獨特的,所以你建立關係、表達界限偏好以及底線的正確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
摘錄p14逆勢出擊計畫,這些必要的策略是為了從被動設定界限,轉為積極出擊,有些人在你明確表達界限後仍置若罔聞,我們會討論如何與這些人交手,也會討論規則不適用時該怎麼辦,尤其是面對(界線破壞王)、自戀狂和其他難以相處的人
摘錄p15-16:在過程中,你將接觸到你的內在小孩,也就是小時候某些需求未得到滿足的部分,初次聽到((內在小孩))的概念是,我尚未成為諮商師,當時只覺得那是鬼話連篇,這個概念聽起來太柔弱、站不住腳,就像魔力信念,其實未解決的童年傷痕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的確有負面影響,我漸漸發現內在小孩需要以非常真實的方式來照顧,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扉,想想你對當下事物的反應可能追朔到,好比說,五歲的你,你會讓五歲幼童為婚姻或家庭做出重大決定嗎?你會讓五歲的孩子決定職涯發展嗎?當然不會
這就是我們該對自己發揮同理心之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充分意識到自身的偏差行為,這個過程包括進入心靈地下室蜘蛛網密佈的角落,找出可能令人不自在的回憶,但請放心,重點不是陷在過去,只要把線索回溯到夠遠的地方,你就會發現需要注意的事件或經歷(承下)
摘錄p16

承上)辨識最初的傷害會讓你承認、處理和正視內在小孩的經驗。了解童年經歷,會以深遠的積極方式影響你目前的人生。
摘錄16:為了提醒你要以同理心對待自己,我在第六章會提供策略,幫助你辨識你的內在小孩何時可能被觸發,這樣你就能擺脫舊反應,並以成年的自我選擇對你最有利的回應,這就是所謂的3rs策略recognize_release_respond,辨識_放下_回應
摘錄16-17: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私,當事關改變現有關係中的默契,以及優先考慮你的感受時更是如此,對某些人而言,一想到改變人我界限就會感到恐懼、內疚和羞愧,我會被我愛的人嘲笑嗎?我單方面改變互動規則,是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
培養這套技能時要知道,真正且持續的變化得一步一步慢慢來,透過逐步採取正確的步驟,你才能學會改變,從本書第一步收集資訊到第二部把資訊轉化成新的行為模式和選擇,得經歷一段相當崎嶇的學習里程碑。要擺脫根深蒂固又自毀的態度和行為,你需要耐心和自我慈悲。
p17:當你反思自己的界線謬誤時,可能會感到尷尬、後悔或丟臉。請你明白,過去的行為不能代表你這個人,那只是代表你當時的認知。這本書和你個人的轉變過程也不帶任何批判,如果有時你覺得自己一團糟,我反而要鼓勵你,慶祝一下吧!因為你正在做百分之八十的人永遠都做不到的事情,你正在改變,邁向全新的自己。況且,你也是人,放過自己吧
摘錄p17:然而,有件事需要注意:你是負責撰寫關於自己使用說明書的人,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每個人都會(閱讀)這本說明書,如果你感受到不受尊重、被輕視,或被視為理所當然,這就表示你該重寫你的使用說明書了,同時你也要為自己和他人設定更高的標準,關於這點,你絕對做得到。

2024/5/31/12:19閱讀以上
摘錄p19: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選擇適合你的方法,其他就別管了,當情況變得越來越棘手時,就放慢速度,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想想你正在學習的方法,並加以運用。給自己一點空間跟時間,等準備好後再重新出發。探索內心世界會激發強烈的情緒,注意觀察並傾聽那些感受。問問自己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出去走走.還是打給朋友或專業人士。你的心裡健康和安全感是你的責任,而且永遠是首要任務 所以在趟旅程中 請好好照顧自己。我保證,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你將在人生和人際關係中看見並感受到正面的成效
摘錄p20:成為界限大王需要時間
你將為積極 持續的變化鋪出康莊大道 繼而在所有人際關係中感到更滿足、自信和平靜。這些改變是基於你真正渴望的事物,而不是從別人那裡所接受毫無價值或對自己無益的觀點。你獲得的自我認知將強而有力地影響你的人生下半場。請把這本書當作我發自內心送給你愛的贈禮
摘錄p24:不良界線的代價極高,導致人際關係衝突不斷,失去平衡,無法支配自己的時間,情緒也委靡不振。妹子 你有時間搞這齣嗎?不,你忙得很,根本沒空
這麼說吧,我有很多選擇,但在施展界限肌肉時卻有重大障礙:我甚至不知道我有選擇。你也一樣 無論你目前的人生境遇如何,你也有選擇
有些人從不要求或是允許別人幫忙做任何事(其實這些事情都是別人的工作)
有些人則太過免強 慣性討好別人 以至於賠上自己的幸福。所以他們想拒絕的時候會說好
從反覆無常 到過於缺乏原則 再到不夠有彈性 都算是界限失守
摘錄p25:糟糕的界限原則令人疲憊,只會上演浪費時間與心力的戲碼。你可能已經知道 在私生活中不斷滅火很費力
我們必須回溯到最早的影響因素 可說是犯罪現場,也就是最初在那裡受傷,又是在那裡學到固有思維

完全正確
摘錄p27:(被壓抑的童年情緒)童年時期,我對界限失守和無效溝通的所有知識,都是從兩個人身上習得的,而他們在生養孩子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生活經驗。
摘錄p27:我們家就像許多家庭 不答案溝通曖昧 還屋漏偏逢連夜雨地外加情緒障礙。父母的原生家庭都避免公開討論任何痛苦或問題。這就是問題的核心:無效到溝通技巧造就了薄弱或失守的界限。
P28:我們都深怕無法得到他的認可
其實我們都不爽不能好好看完電影 但我們卻裝的豪不在意。老實說 因為我們根本別無選擇
最有力的家規往往是心照不宣的
人類甚至是小小孩 天生就知道要盡量少接觸感知到的危險。童年的訓練讓我學會了察言觀色、觀察環境,評估威脅程度,避免衝突(註。但我好像不是 我會直接跟衝突對幹 例如揍男生 或是當我爸把我打的很兇的時候 我還會加油添醋 讓他打的更多 我那時候的邏輯是 他打傷我越明顯 我越有證據去報警)
註。但對我哥我不會表達真實的感受 我認為他有危險
但情緒也不會噗地一聲就神奇消失 而會深藏在內心裡。這可不妙
註:我的大學生活大概就是在發洩跟透露我的憤怒 不滿 委屈
縱使我不是用翹家 交壞男友 吸毒作者的姊姊用的方式
但我想我大學唸的科系跟我在的台大對我都要不好的影響
我這裡要求完美 不能透露脆弱與自己 所以我開始將情緒轉化爲別人比較能接受的情緒
並且忽略內心的直覺。這種策略保護我不致招人反感
同作者 我已經對不健康的溝通方式 失守的界限和亂七八糟的應對技巧習以為常。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界限魯蛇

全都不行 尤其是第一個 我考試考的不錯的時候 都會被禁止表現開心 他們會覺得我在炫耀 但其實我只是想要被看到我很努力
其他就是在被我爸打的時候 被國中老師強迫的時候 被放牛高中老師亂弄的時候
要成為成功的界限大王,你必須允許自己感受所有情緒,這要先從意識到你不願意再回想的情緒開始
🌻🌻🌻🌻2024/06/01 14:15以上閱讀 🌻🌻🌻🌻
P30:成年之後,我成了病態溝通的高手,擅長冷嘲熱諷、漠視,偶爾撒個充滿敵意的謊言,例如:「我說過了,我很好!」
試圖操弄他人、控制局勢,是為了得到安全感。這種策略在失靈之前一直都有效。
我整個童年都無法表達真實情緒。我在大學時代找上諮商師之後,在過去三十年來一直都接受治療,在我開始接受心理諮商前,還沒聽過界限這個詞,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設定界限而導致人際關係失序,繼而影響到人生各個層面,包括我的社交以及溝通方式
我對自己想要尋求協助的直覺反應更驚訝:我全身如釋重負。我解脫了,而且是超級解脫。在我內心深處,早在理智考慮該永遠放下234前,我就知道身體的真實反應。只要我企圖,我就會持續自毀行為。
P32:內在邊界就是你能否調整與自己關係的好壞程度,例如你是否先傾聽自己的需求?你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審視我與自身的關係。之前我甚至從沒意識到與自己建立關係是件重要的事情。
我也沒發現,要在人際關係中建立建康的界限,需要先有健康的內在界限以及良好的自我關係。
我是否會信守諾言,貫徹對自己的承諾(不一定 時常放棄自己)
我是否會對生命中的其他人信守承諾,說到做到?(不見得)
我的自律 時間管理 衝動控制和情緒調節能力如何?(心情好的時候超自律,不好的時候就變成一坨屎,我應該找到原因,並且學習適當休息)
心理諮商為我帶來最深刻的領悟是:無論這一生拿到什麼牌,我不但可以要求換ㄧ副牌,還可以創造新的遊戲。這層體悟激發我的想像力,也促使我改變。我熱衷於探索自我、追求個人成長,所以畢業多年一直回去找第一位心理諮商師
34:其實我才剛開始了解,無論於公於私,別人要如何對待我,我都有選擇
光鮮頭銜的背後是痛苦的現實。我成了壓力山大的工作狂。除了管理客戶的工作外,我還經常捲入他們私生活的鬧劇中。我也覺得自己有責任解決下屬 好友和親人的人生問題。我非正式的為每個人進行諮商,就連有感情困擾的郵差都不例外。雖然我過度努力,但我的人生仍一團亂
註。我之前為了我爸媽和那個跟蹤狂非正式諮商。我爸媽還行 他們漸漸變好 也願意去諮商目前是這樣 但我覺得那是個特例
看看跟蹤狂就知道 我救不了任何人
想做好教師這份工作,我必須清楚制定課堂規則(明確的界限/限制/期望),並確實執行(不准討好別人),在研究所上課時,我需要進一步發展戒酒後的內在界限(信守我對自己的承諾),所以我得了解並且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偏好和慾望,執行邁向成功的必要事項(堅持我的時程表、拒絕邀約、不要為了每個身陷危機的親友奮不顧身)
設定更好的界限,也意味我必須授權給經紀公司的下屬。對一個剛開始邁向正道的控制狂而言,這一點尤其困難。
P36:喪父,並且在三十出頭就面對自己的生命有限(作者罹癌),這個雙重打擊促使我好好省思自己
儘管我接受過多年諮商,但我依舊難以擺脫關懷強迫症,這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就是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罪魁禍首絕對是經年累月的界限失守。沒錯,我已經學會對某些邀約說「不用了,多謝」(不再當不甘願的伴娘),但我尚未徹底審視自己始終優先考慮別人需求的內心感受
多年來,我一直繞著別人的人生打轉,終於要自食惡果。長期承受壓力導致我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我需要紓壓的空間。為了得到這樣的空間,我必須深入了解我為何自覺有必要對每個人、每件事負責。在等待醫生確定診斷結果時,我記得我心裡想著,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學想做。真希望我還有時間。
理論上 我明白我可以選擇如何為他人和自己挺身而出 但我需要比以往更有意識地做出這些選擇 這個頓悟就是我成為界限大王的最後動力
如今看來,我認為,從轉換職業跑道到癌症緩解的這段時間 是我個人的界限訓練營。我經歷了界限發展的所有階段:新的自我覺知,接著是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和關懷自己,最終在十年內成為界限大王
根據自身經驗,我知道追求情緒健康的路途多麼需要被呵護,又有多漫長,有時候甚至會崎嶇不平。途中的每個轉彎處都會幫助我們自我了解,繼而建立更好的界限
多數人就像年輕時候的我 甚至沒意識到他們不快樂的根源 更不知道如何改變
第一步一定是自我覺察 畢竟我們無法治癒沒意識到的問題
P38:接下來,你將重啟人生,堅定地踏上通往實現目標之路。現在輪到你從界限魯蛇蛻變為界限大師了。我知道你辦得到發,因為我見證過許多轉變。我見過經年累月討好別人的人,成為有評斷力的決策者,也看過筋疲力盡過度奉獻者能輕鬆優雅地婉拒別人
因此你如果要好好照顧自己,現在就開始,我們已經從行動模式轉為存在模式
把時間、力氣和努力留給自己和最看重的人
註。媽的作者為什麼都知道我在想啥哈哈哈哈😂
如果你總是過度追求成就或是完美主義者,切勿在這裡也當個拼命三郎,或使出過關斬將的精神想成為界限大王。這不是需逐項完成的待辦事項,也不是看完這一章就能解決失調的人際關係。這是一個過程。
而且我接下來要告訴你的指導原則很簡單,改變也是逐步進行的,這將有助用於你達成目標。
你現在還不需要公告眾人,說界限新警長即將上任。你不必拿大聲公喊「大家聽著,我們需要好好談談。」千萬別這樣做
註。所以說到底為何會這麼了解跟能預測我的行為啦哈哈哈哈哈😂
註。我他媽的快要笑死欸
我完全理解你想去告訴財務部的鮑伯 跟他說你不會再忍受他對你外貌的惡毒批評。我知道你想要反擊,但在你真正做好準備之前,就去進行高難度的談話,並不是致勝之道。學習改變根深蒂固的模式與劃地自限的信念需要時間。一旦你完全明白改變行為和設定更好的界限如此困難的原因後,你就能去找鮑伯。相信我,在你準備好之前,鮑伯和他的胡扯一定還在原地等你。
你慢慢調整失序界限舞步時,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關注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和慾望。在這個過程中 你一定會碰到困難 以為當個好人就要有特定的模樣。你現在可能會想,當好人有什麼不好?
老實說,只要你選擇當濫好人而不是說真話,就要等著面對負面感受、懊惱和無法言說的孤獨。你想想:當你想說不的時候卻說是,對你所愛的人和尊重的人撒謊,真的是好心嗎?並不是。你只是提供錯誤的訊息,並讓自己日後陷入更多的困境。
40:創造和維持健康的界限是改變人生的藝術,你的真實感受就是促使這種轉化發生的主要驅動力。也許我們告訴自己,不傷害別人的感受就是善良其實並非如此。這些不真誠的行為背後動機通常是恐懼,而不是愛。
在表面上看起來是體貼與關愛,但其實可能是過度關懷、過度努力和過度承擔,又或是固執地拒絕求助‘深怕打擾別人,這些舉動都會讓你更少感受到關愛
直接說真話可以讓你被理解,也能創造讓你人生中其他人被看到的空間。這個世界能發現真實的你,也只有在你身上才能見到獨一無二的自己
摒棄自我放棄、欺騙、否認和懊惱,才能創造以喜樂、自由和真誠親密關係為基礎的人生。事實上,一旦你有這層覺知,這就是顯而易見的選擇,而且這樣做對每個人都更好。
無論你現在正處於界限大王之旅的那個階段,或是你了解什麼,還不知道什麼,這些都不重要,你現在正適合出發
現在不會太晚。你還不算太老。你來的正是時候。而且你比你所知道的更好
42:每個新的想法和行動都很重要,即使它看起來似乎很微不足道。
初階練習:關照你的感受。情緒湧現時,停下腳步,一一辨識。請留意,童年遭到禁止的情緒可能更難辨識,也許它會偽裝成你更容易接受的感受。如無法表現的怒氣作者把它轉化為悲傷。用你的覺知辨別真正的情緒,並為之命名,然後接受他們。

2024/6/2/16:43閱讀以上
P44:或許你已經被社會文化影響,以為想擁有健康的界限就代表自私、找麻煩、惹人厭。事實上,擁有健康的界限會讓你更勇敢和慷慨。
超級不靈活的界限並不健康,因為這代表你怕表達出脆弱,這會壓抑開放而健康的人際關係和經歷。
你需要注重生理、性、物質、心理和情緒等方面的界限。留意在這些不同種類的界限中,你的邊界是僵化呆板、漏洞百出或健康靈活的。
個人界限會受到童年經驗、文化規範、性別角色等各種因素影響。
打造健康的界限能保護你免受情緒傷害,維持你的個人尊嚴,加強你的人際關係,也包括你與自己的關係。
有個聲音召喚我看書,即使我應該要考試,但就是,我要順從內心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