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野 異✵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latest #15
荻野 異✵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這本應該算工具書(?),因為它比較薄,在這個腦力不足的時候還算可以看完。
下面一些筆記的摘錄:
荻野 異✵
1 years ago
【質地:清單】
清單會使頁面變得破碎,逼迫讀者一個字一個字閱讀。
荻野 異✵
1 years ago
【質地:透過反覆來描寫一種社會模式】
只要看看那些成功的小說就夠了,看它們如何規定人在群體中應有的行為模式。
我猜這是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相處。他們需要一個結構、規則,需要角色去扮演。一但這些都建立起來,大家就可以聚在一起,比較彼此的人生,向彼此學習。
當今世上,有許多兄弟會、姐妹會,有許多宗教正在消失。如果你是我的學生,我會請你運用儀式和反覆,來為你的讀者打造新的兄弟會、姐妹會、宗教。給讀者可複製的模式,可模仿的角色。
立即下載
荻野 異✵
1 years ago
【質地:轉述vs引用】
請想想,當你將角色的對話放進引號中,角色就會更具現實感。反過來說,當你轉述角色的對白,你就會推遠他們、削弱他們。
比方說,轉述性的發言:我叫他們把盒子放到角落。
相對於——我對他們說:「把箱子放到角落。」
荻野 異✵
1 years ago
【緊張感:鐘vs槍】
一個好的時鐘會限制時間,提高故事的緊張感。它還會告訴讀者該預期什麼,因而解放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可以沉浸在故事的情感中。
荻野 異✵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緊張感:回收你的物件】
最後請想想《飄》當中的天鵝絨布。埃倫小姐的門帘是地位的象徵,也是她這個女性領導者的象徵。後來他們家在艱苦時期失勢,埃倫小姐也死了,她女兒看下門帘,犧牲它們,做成一件袍子,希望靠它避免家族失去最大的權力來源:他們的土地。一個象徵會演化成另一個象徵。
荻野 異✵
1 years ago
【緊張感:別寫夢】
夢境是假的,假玩意兒創造不出緊張感。小說已經是假玩意兒了,因此你不需要用更假的玩意兒進一步稀釋它。
荻野 異✵
1 years ago
【過程:我的方法】
如果我是你的老師,我會向你承認,這聽起來相當缺乏藝術性。但如果你有白天正職,有家庭,得雜耍地應對生命中的其他責任,那這樣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的實驗手法將能保住你的理智。
荻野 異✵
1 years ago
【過程:群眾擴散】
你看看,一個好故事或許會讓所有人陷入敬畏的沉默,但一個超棒的故事會激發類似的故事,並團結大家。它提醒我們,我們的生命是相信的,而不是懸殊的,因而創造出社群。
荻野 異✵
1 years ago
【賣書給美國人的幾個不敗策略】
首先,經典的美國暢銷書傾向描繪三個主角。其中一個主角遵從指示,害羞又友善,大致上是個多才多藝的好男孩或好女孩。第二個角色大大相反:他是個叛逆份子,會霸凌別人、破壞規則,總是佔據鎂光燈。第三個人安靜、思想有深度,以敘述者的身份將故事訴說給讀者聽。
荻野 異✵
1 years ago
【何必寫?駕馭你的心猿】
我們腦中都有這麼一台惱人的機器人。佛教徒稱之為「心猿」,牠永遠不歇息。心猿總是苦惱、總是吱吱叫個不停,使我們分心,將我們逼瘋。你不可能讓牠安靜下來,那麼何不用寇克船長那招呢?
給心猿一項浩大、變化無常的工作,讓牠忙個沒完。構思虛構的緊要關頭,就等於叫機器人計算圓周率到最後一位。而且心猿不只得解決問題,它還得創造、發展問題。當你控制住腦海中那吱吱叫個不停、持續解題的小聲音時,一種奇妙的平靜感就會接掌你個生活。
如果你很容易操心,寫作可以把你的緊張焦慮轉化為資產。
荻野 異✵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然後168頁好像有錯字。
荻野 異✵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evhvlwZZr2ZivKAmkiwr.jpg
難得標記書頁,家裡沒有標籤,就先用紙膠帶折一半貼切起來不一樣的白色那頁是錯字
荻野 異✵
1 years ago
最後我想說,我真的很討厭城邦用的那種粗粗又輕的紙,每次摸到我都會雞皮疙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