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l on
1 years ago
note 棋視

演唱會的主要敘事
08:Walter(媒體)
新本:裁判判(說書人)

舞台的觀點建立
通常:棋作為政治的工具-個體與社會的矛盾(棋手和裁判的立場)
澳製:棋直接代表政治-籠罩整個比賽的政治隱喻(兩位特務的說法)
latest #9
Sail on
1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TQuVxoWWzl7CFowr4eE9t.png Scripts
(打冷顫)
Sail on
1 years ago
詳述
演唱會有帶劇情的需求,正本(2008 RAH)讓本來就在舞台上處理媒體的Walter直接擔任主播,把演唱會難以用演出處理的細節和劇情用播報的方式說明;
新本(2018 KC)是裁判判用現代的視角敘述當時發生的事,類似說書人、有些主觀評斷,也符合角色本身設定為「仲裁者(The Arbiter)」的定位
Sail on
1 years ago
03更加舞台地、用足夠豐富的劇情前提和演出成立整場,劇情描述沒有被特別獨立出來,記者和裁判確實負責了其中的過場
01和其他很多前期的純演唱會都比較偏介紹歌曲→唱歌,比較沒有順整體劇情的需求
立即下載
Sail on
1 years ago
舞台相較其實不需要抽離敘事,所以這方面的判斷是每個版本的編排和角色設計誰是棋手,這其實很看兩位特務的立場;他們是操作著棋局還是將自己當成大局的一部份(之前說過這個微妙的差別,但我這個河道主旨就是亂堆)
例如百老匯的Walter在最後說的「我在做我認為對的事」、RAH的Molokov有那段「我會驕傲地說我參與其中」,這些細節可以將兩位特務的設定分成:『為政府服務』和『直接代表政府』兩個方向

通常來說還是更接近前者,更詳細的說代表了自由(/資本)和獨裁(/共產)主義,而「美國人」和「俄國人」又是更直接的意識形態代表。在這個狀態下The Arbiter是最可以做為局外的角色,The Deal (No Deal)一首雖然明確以「兩位最有力量的棋手」形容兩位特務,但將這一切劇情視為一場棋局的是裁判
Sail on
1 years ago
通常指的是大部分跑西區原製的版本、無論歌曲順序或劇情細節,給Freddie完整的角色曲線、兩位棋手說開的Talking Chess、Anatoly獨自面對的Endgame都描寫了角色個人如何在棋局中掙扎,試著找到「棋」的定位,以及自己該保護的「國王」是什麼,各自脫離被雙極政府操作的棋賽和思想

1990澳製的前提最開始兩位出場便將裁判這段的詞抓了過來,是全劇第一次出現(比第二幕的The Deal (No Deal)早得多),澳製在最開始就讓所有角色上場,互相介紹時也向觀眾說明了每位角色的立場
並且以這段作為棋賽的前提:
https://images.plurk.com/TQuVxoWWzl7CFowr4eE9t.png
Sail on
1 years ago
不只是simple broad game,
"A game that's more important than its players",改自裁判說的"The game is greater than its player"
這邊作為開場說明的是角色行動的基礎,動機、視野,以及整體建立,說明這是「一個比玩家更重要的遊戲」,而不是裁判說的事實「遊戲比玩家更重要」
我認為這個前提下The Arbiter的局外視角並非他自己設定的觀點,而是做為敘事者看到了這樣的狀況,二幕The Deal中的"I see nothing but a simple broad game"成為複述(並且一幕的幾次重複裁判都沒有參與),也更像是看到了這場殘酷的棋盤遊戲怎麼運作
Sail on
1 years ago
澳製的兩位特務身在故事中,但將他人的人生當作遊戲、棋局,看起來很令人心寒和可怕
說起來這也是唯一一個有把兩段柏林圍牆都收進去的版本(Let's Work Together和大使館),各方面都挺過分

再說澳製跑的基礎是百老匯本,除了Florence在The Deal有直接拒絕之外,兩位棋手在其中比較沒有反對政治操作的描寫,收尾又是so I loss today and tomorrow(Anatoly輸掉比賽),整個劇情都包含在滿滿的政治隱喻下,兩極如何壓在人民和其他小國身上的無奈,甚至結尾是並不激烈的"Playing game...",相對的消極、無力
Sail on
1 years ago
所以這個主題也可以說是探討各個版本的「棋」在劇情中的含意
像原製就像是一個已經被看成政治機器(美蘇對抗)的比賽如何回到純粹(Anaotly打敗Viigand)
Sail on
1 years ago
四重奏的嘆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