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什麼…
關於文創或創作這件事情啊
latest #19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其實上次那個新聞,說再也不相信文創也是蠻妙的

就是…文創其實是個很~大~很~廣~
包山包海的東西

到底為什麼都算文創,
這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已經有點不可考
雖然硬要說恐怕是政府的問題
哪個政府?不知道…可能是某個泳褲穿幾十年的傢伙
也可能是前某台派總統…(
追根究柢是文化創意產業
但什麼是文化…吃喝玩樂食衣住行都是文化
然後在這中間哪怕有點創意,都是文創

https://images.plurk.com/3OGqhZA8DOj6FrOZO9nsfd.png

所以圖文作家與週邊是文創,手工拼布阿姨是文創,
作包包花花與金工的三姊妹是文創,為耳環寫一篇武俠小說是文創,
甚至上一篇新聞的店家吃相不要太難看,包裝一下他也是文創沒錯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基本上是只要過得了PINXOI或O品的把關條件,
萬物皆可是文創

同樣邏輯的還有什麼?手作
設計師手作、裁縫代工阿姨手作、中國工廠童工手作都是手作

更不用說這世界上完全不經過人手就做出來的東西少之又少
自動的工廠機器也需要人操作
立即下載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簡而言之,這兩個詞,甚至更多的詞(例如:設計師)
就算不一定這麼回事,
只要說出來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知情的別人

然而這顯然不是各位
想要支持本土創作者、設計師、藝術家的好客人們想見到的結果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所以到底怎麼找對的人和對的作品呢?

這問題要問各位的需求在哪裡
藝術家先不管,藝術家有自己的通路,例如說藝廊
或者也有自己的模式,例如:個展或展售

但一般市集店面或網路上的創作者或設計師?
就看各位需要什麼了…
大致上會分三種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A.全手作的設計師 / 創作者
通常是規模還小,
還算年輕撐得住連做5小時10小時工作的肉體
從畫設計圖、打版型、試作、正式小量生產、販售、包裝、售後服務
通通都自己來,了不起拉倒楣的親友幫忙的創作者

這種很好認,每個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
有些感情豐沛點的,還會依依不捨希望你各位善待他的作品
不會清潔拿回來我洗也可以(這某個時段的我
問什麼都說得出來,問到你不想問為止
通常這種定價會是同類型裡面偏高的,
但如果追求設計製作都是親自操刀的客人,這種是最不會失望的
找到適合的風格,確認好的確是自己做,就可以了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B.開始找到自己的路的設計師 / 創作者

有一些固定的工作模式,
所以展示的東西會有固定的樣式,細節換換花樣

但是
不一定是自己設計,
這裡可能有把創作精簡到經典款的設計師
也可能包含一個公版用10年的人
只能說已經開始小規模量產,做得很習慣了,
所以都長很像
可能也會有些比較個人的包裝了,例如說印了LOGO的包裝紙之類的
因為把拼命想新產品的時間,分一些給做包裝

但製作細節、相關過程還是可以聊的
如果設計概念問得出來,那其實就只是A的進化版

或者如果只是追求自己手做,台灣製造
那這種也還在範圍內
B這部分會是同類型創作裡定價最低的,
因為
1.正在絕望低谷裡,覺得自己只剩經典款,做得又很熟練,乾脆少收點
https://images.plurk.com/43b2yqsWKd0NlqqN1o3nZl.png

2.公版改一下而已,意思意思收個手工錢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C.尋求更多時間的設計師 / 創作者

這裡分成幾種
1.真的已經不堪負荷,只好忍痛外包的設計師
2.不具有實做能力,或者實做能力不強
但覺得不需要把時間用在強求自己做的設計師
3.只是想做點合自己心意東西的小資族(?

台灣的各種代工非常蓬勃,距離世界工廠也很近
所以委託加工不是太難的事情

唯一難的只有「怎麼達到最低訂量」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不過如果是前兩種需求的客人,這個類型不一定適合你

因為通常不是設計師自己做,
設計師有沒有自己設計,也要看情況

1.通常會是自己設計,但可能因為代工而有所妥協
例如吾友,隔壁已經收攤的古物店店主
因為身體隨著年紀每況愈下,
已經無法負荷連車十幾小時的衣服,
所以外包給台灣和日本的小製衣工坊

但當時許多製程在工坊阿姨長輩眼裡,就是沒必要那麼精細
最後變成他妥協,自己收回來再加強

然而最後還是妥協不了加工品質,只好收起來不接案了
2和3
有可能自己設計,也可能是和代工廠討論出來的結果
就類似某些聯名款,可能是名人有出意見,
但不一定是全部的設計都是他們做

但的確是和現有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也不能說他們沒設計
就是比例問題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但這裡就會出現一個神祕的類型
就是,有些批貨商批久了他跟代工廠熟
所以開始出現訂製款的類型

這種也會長得和2或3很像…

怎麼分…只能從過往的商品去看
一直都是自己設計的商品>2或3
前面都是批貨忽然變成訂製就(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這種的定價不一定,要看每個人的規模和代工的規模
但大致上會比A低價且穩定,貨量也會比較多
不過品質會不會一樣?要看每個人的龜毛程度
很追求手做、原創設計的,買這類需要多做點功課
不過我個人是買什麼都要多做功課派的(

這種也沒有不好,表示已經非常穩定,
設計師開始追求專注在設計,或者更好的服務上,
只是這樣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期望
同樣的,每一種類型都沒有什麼好或不好的分別

A通常創作的內容不穩定,可能每一種就一個
雖然孤品很好,但很喜歡想要多一點?不一定會再出現

B好像最合理?但其實這類型的變化最少,
俗稱創作瓶頸也最常出現在這 有時候A的類型也會

跳一下
雖然ABC看起來很像一個創作者的演變歷程
但其實不一定是按照這個順序,也不一定會演變
我個人很想一直待在A,但後續怎麼樣很難說
所以到底該怎麼挑呢?

我追求獨立創作,設計師原創設計>優先找A或B

我追求平實價格,穩定品質>優先找B或C

購買之前可以多觀察,如果不社恐,設計師也不是社恐,那多聊聊也無妨
珞雨谷LaurelValley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總之願意支持創作者的各位,
在創作者的眼裡都是值得感謝的
畢竟一樣價格,去買UQ或者小專櫃牌也沒有不行
只是為了避免失望,可能需要一點生態分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