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跳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做為一個台灣人,我對中國和美國有正式邦交沒有意見。但台灣的將來,應由住在台灣的一千六百萬人來做決定,而不是由美國或中國來代為做主。」

——《宮前町九十番地(紀念新版)》

#讀嘛讀嘛 /閱讀
陳柔縉、張超英/麥田/2020(舊版2006)宮前町九十番地(紀念新版) - 陳柔縉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一開始讀沒什麼滋味,越讀卻越教人驚奇的一本回憶錄。跨越了日本戰敗撤離台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時空,時不時讓人停下來懷疑自己在看小說。裡面充滿各種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每個名字都在歷史上軋了一角,在陳柔縉的筆下,透過自傳主角張超英的眼睛,這些人物事件不再是歷史考卷上移來移去的蒼白文字,而是能呼吸、思考了起來,彷彿有顆鏡頭在捕捉。讓人看完之後會想找更多相關時期的作品來看。
飛跳
1 years ago
噗首截的那段話,如果把台灣人口數量蓋起來的話,根本是超耳熟的句子,我沒想到類似的句子原來在四十幾年前就有千鶴女士*說出口了,有一種時空忽然跳躍的神奇感覺,但卻是真實發生過的事,非常酷
*:張超英的太太,在書中也有不少精彩表現
飛跳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其實這本書我去年就打開來了,但若不是這次讀墨歷史馬的話,我可能不會把他拿起來看完,因為開頭基本上是在交代張家的家族事業背景($$),對這塊不熟的我來說有點無聊,然後就是主角富足的童年,對一介庶民的我來說很難想像那種富裕的地步,也覺得有點像在炫富XD
但撐過那段(其實也就前兩章)之後就會看到熟悉的時代事件,到了後來開始在新聞局工作後故事步調也會變得更明快,甚至轉換到日本工作之後的各種日本處事經分享,讓人不禁有種在看部長島耕作的錯覺,想到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某人的人生經歷,就覺得相當不可思議。
飛跳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另外我還蠻好奇的是,我們的駐日代表處現在的新聞處主任的名片還在印「新聞組組長」嗎⋯⋯希望沒有了吧都過這麼久了⋯⋯
https://images.plurk.com/7bLr7ILiDVY44NGHi7Lymp.jpg https://images.plurk.com/3f4tHHvUlDXzneqjg3Mekd.jpg
立即下載
飛跳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這本回憶錄的章節每一章都蠻短的,差不多是一篇報導者文章的長度,大多圍繞某個特定的事件,篇幅不會很長或錯綜複雜,我不太常讀自傳/回憶錄這種文類,不清楚這是否是尋常的形式,但對於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人來說是個福音,也不太會因為記不住人名而越讀越挫折,整體閱讀體驗是好的,對於擔心容易因為歷史故事的嚴肅枯燥而走神的人來說也很輕鬆。相信撰寫的陳柔縉在這方面功不可沒。

如果想要跑讀墨歷史馬,書櫃裡又剛好有這本書,相當推薦拿出來讀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