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兩個小孩,就會時不時去比較他們的差異,但我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彼此的差異,應該說我會看事情。

例如雲雲到一歲的時候頭髮還是很少,而阿燕八個月頭髮也不是很多,但很明顯比同時期的雲雲多。雲雲六個月開始長牙齒,阿燕到現在都還沒看到長牙跡象。

這種生理上的差異我會跟雲雲聊。

#生活荷包蛋
latest #11
但是,家人會很愛跟雲雲提「弟弟現在就在吃魚肉了,妳到現在都還不吃」、「弟弟吃很快耶,妳都吃最慢」、「弟弟最乖了對不對,妹妹都不聽話」諸如此類。

我,非常討厭。
「妳要讓弟弟啊,妳是姐姐」、「妳玩具都不分弟弟,妳怎麼這麼小氣」、「妳不要跟他搶,給他玩就不會怎麼樣」、「弟弟打妳是不小心的,妳不要叫」………

你們可以閉嘴嗎
每次我都要善後,安撫一下雲雲的心理。雖然我也不是都做得很好,情緒一來我自己也很難控制,然後再來反省。我希望自己可以在當下就能做到情緒控管,這大概是我需要練習的地方,不僅是對小孩,還有成人也是。

先不要急著開口,冷靜,再做回應。
立即下載
他們對小孩的每一個回應,我都會去想是不是適用於大部分的「未來」。

如果不適合,我就會告訴自己不能對小孩講/做。

例如「弟弟摸妳,是因為他喜歡妳」,我會想,如果雲雲「未來」都這麼認為,那麼這句話就不適用。

若事情發生的當下,想不到要怎麼跟雲雲說的話,我就任她尖叫,等她叫完再來處理XD

對,有時候阿燕不小心或是刻意接觸她,雲雲開心跟他玩就不介意,若雲雲不想被碰或當下怎麼樣,即使是小小碰一下,她就會尖叫。
等她叫完,我就會問她,「妳不喜歡弟弟碰到妳嗎?」

如果是肯定,當下我有想到好的說法就會跟她說,若沒有,我就只能盡量不要讓阿燕去碰到她。

通常我只能講「但你們這樣玩在一起,空間就這麼大,都會不小心碰到,如果不喜歡,就分開離遠一點」
家裡很常發生的是,A長輩喜歡用反諷、開玩笑的句子講話,雲雲相當不喜歡。

在某些場合與活動,都會叫A長輩離開她的視線。以前雲雲會說「你走開」,現在比較聰明「你不要看我,你去客廳看電視」

如果A長輩執意留在現場講一下五四三,雲雲就會開始尖叫。這種情況雲雲會自己表達需求我覺得很好,等到她即使講出來也沒辦法解決,我才會出面處理,因為對方是長輩,我也只能請雲雲把注意力放我身上,真的不行我就會請長輩離開。

B長輩如果在現場!有兩種情況,他會請A長輩離開,我不能接受的是第二種,他會跟雲雲說「妳怎麼可以這樣,他是妳的長輩不可以這麼沒禮貌」,然後再來跟我說「妳要教,她這樣不行」。

通常,我不會理他wwwwwww
S君又剛好在現場,他會說「如果要人尊重他,他就要先有長輩的樣子,而不是這樣鬧小孩,那是他自己造成的」。

但平常打招呼啊,或是A長輩有事找雲雲,雲雲都沒反應時,這才是需要教導她的。

有家人叫妳,妳要給予回應,即使妳不想,至少問一下要做什麼,然後拒絕就好。其實雲雲大部分做得都還不錯 (還是要稱讚一下
不知不覺扯了好多wwwww
對了,順便打在這邊自我反省。有時一次兩位都需要我處理,在情緒崩潰(包括我)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希望大寶能盡量自理。

雲雲會要求我幫她做什麼、做什麼,有時候我就覺得妳幹嘛不自己做,然後就會請她自己處理。如果她不要,我就會強硬逼迫她自己做。

但反過來,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十次有九次雲雲都會應我的要求過來幫忙,或是她常常主動協助。

我就想,她的要求絕大部分不難,一點點事情而已我為什麼不幫她呢?
我也就需要學習「停一下,再做回應」,現在她若想請人幫忙,我能做就做,或是我抱著阿燕也能做的話就做。

但強人所難的部分還是不行啦

有時為了不讓雲雲學會找各種藉口,若情況真的只是她不想做而扯東扯西,我會說「你是不是不想自己做?不想做就說不想做,不要講別人怎麼樣或是講妳怎麼樣,妳說妳不想做我也會視情況幫妳做/教妳做」

這樣應該是可以的吧

但我也很害怕是我逼她做出這樣的表態

好難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