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e_packet - 思想坦克那篇說沒有要洗白的意思,可是點過去看就是「對、她是失敗的母親但無作...他的意思大概是在這個事件中加害男被抨擊的程度遠遠沒有孟若高,這也是事實就是了,就這點來說點出沒問題,但後面在那邊說孟若包庇是兩個女人之間的事情真的是大可不必,而且就我所知孟若也很清楚前夫迫害的對象不只一個耶。
包庇性犯罪或甚至粉飾還幫他塑造好形象,孟若的問題可不只是裝傻,她徹底就是在為男人維權啊。

但我是認同一樣是性醜聞,女人確實更容易被下架和消音。
事實證明向男權投誠的女人不會因此得到免死金牌,只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對象。

但真的不要在這種時候「把女人困境」拿來當成「不用譴責包庇性犯罪」的託辭。

那會讓女人困境變得更難解決。
latest #6
Rabi🐳
1 years ago
就...因為得諾貝爾獎的是孟若不是她前夫啊⋯⋯。
Rabi🐳
1 years ago
當然我們也可以假設如果孟若是男的,他做出這種忽視女兒被性侵的行為,絕對不會被社會這麼大力的譴責。

但那也只是假設。
低浮上🔮☠️🌿亡國女巫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ajonging: 呃我覺得這不是男人可以免責的合理原因
我認為在意只有孟若被抨擊的人原因之一:為什麼真正的加害者反而沒人攻擊。
當然我也理解主因是孟若的光環這件事才會引起這麼廣泛的討論,同時也因為他的知名度這件事情才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立即下載
然後「孟若是男人性侵女兒」的假設跟目前「孟若包庇性犯罪」的比對,我不覺得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這個比對沒有意義。
如果真的要說大概是比對成:「孟若是男的文學獎得主,其妻與他的兒子發生關係。」
事實上這很難成立,不是說不可能發生這件事,而是我認為男文學獎得主在知道自己妻子和自己前妻兒子發生性關係的時候,根本不會是孟若這種態度。
@materialgl - 【自我作賤的女人】 報告:今天剛好經過書店,我就進去翻一下最近爭議很大的諾貝...因為孟若本身是自我作賤的女人,而在男權社會下的女男關係中,男人很少是這種自我作賤的男人,也不太可能因為寫自我作賤的男人而得文學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