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點國際新聞。
巴勒斯坦14派系簽「北京宣言」 戰後組和解政府治理加薩 - Rti央廣近幾年看到中國頻繁介入外國事務的新聞時,雖然不覺意外,但我總會聯想到看過的中國史裡,每當中央集權的政權誕生時,大多時候遵行鎖國方針,對待周遭政權大概就像老大哥和小弟:名義上的從屬關係。
因此對岸人民總是優越於他們從沒發展帝國主義,對現行外交又每每吹噓是展現共產兄弟精神。這種精神分裂也是挺魔幻國日常。
羅琳這次的發言不僅很不OK,也令我懷疑她過往針對性別議題的轉引,都很有必要重新檢視--顯然這人在事實查核的能力上是有所不足的。
實在很想說台灣選手不需要你們高貴白人趾高氣昂指教欸真的是。
立即下載
運動賽事的性別議題,我的看法就是回歸競技本質以及定義性別。運動競技的本質是挑戰人體生理機能,那就回歸醫學對於性別的分類,不以自我認同作為性別的分類依歸。外界可以提出質疑,選手也有權不公開隱私、爭取比賽資格。
說到底,我不認為這場爭議是全然負面的,它確實揭開我以前沒深入細想的脈絡,比如基因表現為XY和XXY但外顯性徵為生理女性的例子很罕見,但或許、或許在女性運動員裡比例並不低。我之前確實沒有思考過這方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