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強風吹拂】
關於強風吹拂。
入坑之後覺得走的反差有夠可愛 本來站走灰ㄉ我跳到灰走去了
以教育角度看清瀨灰二帶領隊伍,腦中一直浮現幾個教育口號——有教無類、適性揚才,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總之結合起來說說,下收。
latest #7
illu✨社畜想放假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說有教無類可能也不太精確,畢竟最開始是清瀨自己的期望,在訓練中逐漸成為所有成員的一致的夢想。
大概是我不排斥跑步,最開始看灰二花式逼跑沒有多想,只覺得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後面聯想到自己的帶班經驗,從中好像能印證某些教育隱喻。
【洞穴寓言】剖析自我之弊
每個角色或多或少身處洞穴,成長過程中的各式情形造就桎梏。如走高中的挫折、雪彥在重組家庭中的不適,King無所適從的離群感。灰二則扮演那個曾獲釋的囚犯,受傷的右膝將他拖離洞穴(現狀),穿過崎嶇坎坷(重新奔跑的復健之路),最終直視太陽(反思跑步)。
灰二想改變竹青莊的夥伴。
一個拉炮揭示他三年的籌備謀劃,而洞穴內的其他人自然排斥抗拒,如何能與穴居者明晰身處困境?灰二的行動便是拖著所有人直面陽光,於是雪彥和走爆發強烈反抗,前者源自人受迫的直覺反彈,後者是打從心底的不認可,相同的是他們都有同樣的擔憂:改變現狀的恐慌。
在此灰二的行動提及另個教育隱喻:教育即塑造。
illu✨社畜想放假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教育即塑造】—塑造行為/誘發本性
教育的功能即塑造孩童的人格,同時塑造之弊也是漠視受教者先天的特質,這裡受到捏塑的對象是王子。
不具有運動背景,也不是有意參與團體活動,討厭跑步,自始至終都想安靜看漫畫的王子,他受到的塑形是故事中最具體的。清瀨最後對王子的道歉 https://images.plurk.com/4AC53ybut2zcDw1i8qwNh5.jpg
能確定清瀨自己是很清楚這點的,他清楚自己扮演那隻塑造的手,讓他人最終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是種自私的傲慢。同時我也覺得帶有一點教育即接生的隱喻——他塑造了想跑到終點的王子,同時也在塑造過程,由內而外、誘發受教者本性的堅韌。
https://images.plurk.com/6zJ0F7Y65VVCXQOXkZ5162.jpg
立即下載
illu✨社畜想放假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作為園丁/作為鑄劍者】
從包辦竹青莊成員的飲食到適性揚才的心理把控,我看到一位教育者的所需的細緻觀察與冷靜引導。 https://images.plurk.com/2etMe6fRgg0mQMQ0tiJ4I1.jpg https://images.plurk.com/6d8gJQotwZTBscXuw7Dusq.jpg
前額葉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在威脅下多半選擇戰逃反應。阿走在第一次紀錄會後,面對夥伴們看似漫不經心的態度,覺得說不通而氣噗噗的跑離現場。第二次被要求旁觀紀錄會,氣得與灰二對峙,面對認為他人敷衍了事的阿走,灰二當下的應對是堅定而冷靜的,雖然不免語氣激烈,但仍堅持立場,指出阿走言行間的缺失。
illu✨社畜想放假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19歲年紀還小,難免衝動,但阿走成長歷程中的戰逃反應源自情緒缺乏適當的抒發管道與對象,我很喜歡灰二作為園丁對阿走的珍惜,他創造一個適合阿走成長的花圃,提供恰當的抒發管道,例如白樺湖畔的面談,進而創造讓走安心的環境。
https://images.plurk.com/69QMtXITdRfbJvYLtef6dg.jpg
灰二在此時對阿走來說是願意卸下心防傾訴的對象,他試圖分享不安,而灰二給予寶貴的情感支持,「我不會用你的過去界定你」、「即便瞭解你的過去,我們也不會改變」。
https://images.plurk.com/3ePHqENJKiMzXyeWB2GjJv.jpg https://images.plurk.com/tfQtAXmfxcr5H47mlwFkj.jpg
相較而言,故事中城西高中教練將學生千錘百鍊,去蕪存菁的精粹主義確實能養出少數菁英,我甚至認同苦練能造就的巔峰,但不可否認的,更多被丟下的人就是再起不能。
【不放棄任何一個人】
談到學習扶助(補救教學),在教學現場捫心自問,我在教學中有沒有做到有教無類、拔尖扶弱?只能說我確實做到問心無愧,但最終拉得起來的還是中間的那群,和一些M型左方還未放棄自己的部分孩子。
雖然學習階段和體系都不同,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但觀影過程中,看著灰二在與夥伴相處時做出的選擇與應對態度也讓我再三省思,我是不是也在日復一日的社會環境壓力中,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明天再來談談走,可惡今天研習怎麼這麼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