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菊與刀》沒有像某些人說的那麼一文不值,而且要知道這本書的作者,一沒有真的去過日本、只有訪問過在美日本人,二是這本書已經年代很久了,日本民族演變至今,會和書中差異很大也不奇怪
撇開書中不斷強調到讓人有點煩躁的「美國人追求平等自由、日本人追求階級和服從」這種立論,純粹挑一些有趣的觀察來談談
我知道日本人有階級觀,而且對於上下階層有一種絕對的區隔沒錯,但放在整個東亞儒教圈中並不算非常特別(我只想吐槽,作者是美國人,但他看起來好像對於歐洲長久以來的階級制也不太熟悉,大驚小怪W)
作者發現,日本人雖然也強調孝道,但不會在家中祭拜三代以前的祖先
隔太久就不會特地去紀念了,家裡的階級範圍僅限於仍活著的成員
↑
我記得日本人還是會把宗族都放在同個墓地裡
但作者解釋說日本人不會特地去維護墓碑上的名字,真的假的?
如果武士階層真的那麼不可撼動,也就不會有農民搞出一揆這種事
事實上,階級固化世襲是從德川幕府時代才開始,幕末又開始階級流動
我覺得作者在論述上很明顯混淆了「對於階級和社會規範的服從」和「對善惡分辨」這兩個邏輯層次,因為他認為日本人沒有絕對的善惡觀、而只有對階級身分的應當性(他解釋這種對身分責任的重視為「道義」),只有在違反道義的情況下才應當受懲罰
個人雖然對於作者提出「西方是罪感文化」、「日本是恥感文化」這點感到有點同意,但總覺得沒有這麼絕對,日本社會並不是沒有普世價值,而是作者有點傲慢地認為東方的普世價值比不上歐美的罷了
怎麼覺得這種歐美人拿普世價值想教訓亞洲人的狀況還是一直存在啊.....
這本書最迷幻的部分不在於作者怎麼各種誤會日本文化XD
而是他認知中的美國社會也太過理想性,尤其是他又喜歡拿出東西比較
這樣的論述方式不斷出現,我才回神過來這本是寫給美國政府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