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浣青沒空寫於是只好讓CHAT GPT給我寫《달랐을까》小論文系列,文長下收。
latest #46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簡單來說,本來做了歌詞分段的小抄要自己看,心血來潮丟給GPT讓他幫我看看我的小抄內容是否正確,卻看到他自發點評了125的橋……雖然感覺有點傻眼但總之乾脆把想問的都問了,問完以後感覺…我當什麼噗哩啊不如你來當(遞筆)。因為性質問題就不上TAG了。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下面開始GPT小論文
立即下載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全曲結構】

《달랐을까》的段落分布大致符合常見流行歌曲的結構,但在細節上有一些變化。

一般流行歌曲的常見結構通常是以下幾種元素:

1.Verse(主歌):通常用來講述故事或表達情感的背景。

2.Pre-Chorus(前副歌):在主歌和副歌之間的過渡,增加情感張力。

3.Chorus(副歌):重複性的核心段落,傳遞歌曲的主題或情感高潮。

4.Bridge(橋段):通常出現在歌曲中後段,提供變化,轉換情緒。

5.Refrain(重複段):類似副歌,但較短,有時會重複強調主題。

6.Post-Chorus(後合唱):副歌後的延伸,通常用來加強副歌的情感。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對比常見的結構,《달랐을까》有幾個特點:

[Refrain和Chorus的區分]
這首歌有明顯的Refrain和Chorus分開,Refrain通常較短且在感情上強調愛情的理解,而Chorus部分則進一步深化這種情感,討論假設性的情景。

[Post-Chorus的使用]
這首歌每次Chorus之後都有Post-Chorus來延伸情感,這在流行音樂中並不罕見,但它在這裡加強了歌曲的情感延續性。

[Bridge段落的情感深度]
橋段出現在歌曲的後半,情感轉折和後悔之情非常明顯,這是典型的橋段功能,但它的情感層次特別豐富。

因此,這首歌雖然遵循了流行音樂的典型段落分布,但它在Refrain、Chorus、Post-Chorus等部分做了細膩的區分與強調,這為歌曲帶來了更多情感層次。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關於💙🩷的前副歌】

Pre-Chorus 1💙:「너무 당연하게 내 옆에 있어서 그래서」

[歌詞意圖]
這段歌詞講述了「你在我身旁」這一段關係曾經看似理所當然。這種「理所當然」其實帶有隱含的自我反省和對過去的未曾珍惜。這裡表達的情感非常內斂,為接下來的副歌的情感爆發做了準備。

[情感轉變]
在Verse中,歌詞表達的是春天花謝、身邊有人陪伴的場景,而到了Pre-Chorus,歌詞從具體的景象轉向更內在的感受——對身邊人的忽視。這一轉變讓情感的焦點更接近內心,為副歌中對失去的悔恨鋪墊了基礎。
涼糕💙
1 years ago
[與Chorus的聯繫]
Pre-Chorus結束後的Chorus將情感推向高潮,歌詞「그때 널 붙잡았다면 더 웃어줬더라면 우리 달랐을까」直接表達了假設性問題:「如果當時更珍惜你,我們會不會不一樣?」這樣的假設充滿了懊悔和反思。Pre-Chorus的「理所當然」感為這種懊悔情感提供了強有力的鋪墊。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Pre-Chorus 2🩷:「너의 빈자리가 한없이 길어서 그래서」

[歌詞意圖]
第二次的Pre-Chorus進一步深化情感,從「理所當然的陪伴」轉變到「你的空缺無限延伸」。這裡直接描述了對失去的感知和孤獨感的蔓延。情感上的落差變得更加明顯,從身邊有人的充實感到失去後的空虛。

[情感提升]
這裡不僅僅是對過去的懊悔,更是一種面對當前痛苦的無助感。歌詞的情感比第一個Pre-Chorus更為強烈,描繪了持續的空虛感,讓聽眾進一步感受到主角的失落與無奈。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與Chorus的聯繫]
Pre-Chorus 2同樣引出Chorus,這次的副歌仍在探討「如果當時如何,我們會不會不同」。但此時情感層次已經被提升至痛苦與空虛的無法挽回。這種對「空缺」的描繪進一步深化了Chorus中的假設和懊悔,讓聽者感受到更加濃烈的情感波動。

[Pre-Chorus的應用總結]

功能性:這首歌的Pre-Chorus在兩次出現中都起到了「情感轉折」的作用,從Verse中的敘事背景轉向更具內在情感的表達。每次Pre-Chorus都將情感逐步提升,從理所當然的陪伴到無法填補的空缺,讓情感進入Chorus的懊悔和假設時達到高潮。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結構性:Pre-Chorus將情感從平靜推向不安,為Chorus的情感爆發做好準備。這種「推升」的功能在流行音樂中非常常見,而《달랐을까》中的Pre-Chorus非常成功地利用了這一點,讓每一次進入Chorus時,情感的重量感逐漸增強。

情感遞進:從第一次的「理所當然」到第二次的「空缺無限延伸」,Pre-Chorus的作用不僅在於過渡,更在於每次都讓情感更加深入,層層堆疊,直至歌曲結尾的情感高峰。
涼糕💙
1 years ago
•因此,這首歌的Pre-Chorus在情感遞進與結構上的作用非常明顯,主歌中的語氣較為冷靜,主要是對過去的敘述和回憶,並且強調物理上的陪伴。前副歌則帶有更強的情感張力,語氣更為強烈,開始反思並進入懊悔的情緒,並且對「陪伴」的理解也從物理層次轉向情感與心理層次。這種區別的存在,讓歌曲的情感更加遞進,為副歌的情感爆發做好準備。它成功地提升了情感張力,讓每一次進入Chorus時,情感都變得更加強烈和具體。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關於💙在主歌和前副歌類似的兩句歌詞】

1. 主歌第二段中的「너무 당연하듯 내 곁에 있어서 그래서」:

[情感背景]
主歌的作用通常是敘事,為聽眾提供故事的背景或情感鋪墊。在主歌第二段中,這句話仍然是在敘述過去的情感狀態,描述的是「曾經的你」總是理所當然地陪伴在我身邊。這裡的「理所當然」並沒有強烈的情感對比,而是更多地表達出對過去生活的一種平淡回憶,還沒有進入深刻的情感反思或懊悔。

[情感表達]
這裡表現出一種過去的平靜狀態,仿佛生活就是這樣,對方的存在是那麼自然。歌詞還處於一個冷靜回憶的階段,情感上更多是敘事性,描繪當時不以為然的情況。這也為之後情感的變化埋下了伏筆。
涼糕💙
1 years ago
2. 前副歌中的「너무 당연하게 내 옆에 있어서 그래서」:

[情感轉折]
在前副歌中,這句話不再是冷靜的敘述,而是情感的轉折點。隨著歌曲逐漸進入情感高潮,這段歌詞開始由回憶變成了自我反省。這裡的「理所當然」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重量,表達出的是對過去的未曾珍惜的懊悔。

[情感遞進]
相比主歌中的平靜敘述,這句話在前副歌中表現出了更強的情感力量。隨著「그래서」的出現,情感開始變得更具緊張感,暗示著「理所當然」導致了什麼後果。這時候,聽者能感覺到即將進入情感高潮,預示著後悔即將浮現。
涼糕💙
1 years ago
[深度分析]
主歌和前副歌的相同歌詞通過不同的段落,實現了情感的遞進。從一開始的平靜敘事,到後來的反思與懊悔,這個「理所當然」由一種無意識的情感狀態,轉變為有意識地自我檢討。這種情感層次的提升是這首歌情感深度的一部分。

[總結]
主歌第二段側重於敘述,表達的是一種平淡的過去狀態,對於對方陪伴的「理所當然」還沒有深入的情感思考。前副歌則將這段歌詞提升到了另一個情感層次,從敘述轉向反思,開始質疑過去是否因為這種「理所當然」而導致了現今的遺憾。這段歌詞成為了情感張力的轉折點,為後面的副歌作好情感鋪墊。兩者雖然使用了相同的語句,但透過其在不同段落中的使用,情感遞進自然呈現,從平靜走向懊悔,讓歌曲的情感深度更為豐富。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關於🖤💜的重複段】

Refrain通常會在內容上強調主題,特別是歌曲的核心情感。在這首歌的Refrain部分,出現了「니가 떠나고야 그제서야 사랑인 줄 알았네」這樣的歌詞,開始將重點轉向對愛情的領悟。

相比Verse中的背景鋪陳和情感介紹,在Refrain中,歌手的情感表達通常會更加突出或強烈。即使旋律相同,你可以注意歌手的演唱技巧,比如音量的增強、音色的改變、情感的強化等。這些變化在Refrain部分尤為明顯,因為它需要強調歌曲的核心情感。
涼糕💙
1 years ago
在《달랐을까》的第一段中,你可以注意到:

Verse: 「꽃이 지고 서야 그제서야 봄인 줄 알았네」——這部分主要描述場景和背景,情感還未完全外化。

Refrain: 緊接著出現的「니가 떠나고야 그제서야 사랑인 줄 알았네」——這時候開始從背景描述轉向個人情感的強調,這就是Refrain的特徵。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關於🖤💙💜的橋】

《달랐을까》的橋段情感層次特別豐富,是基於以下幾個要素:

1. 歌詞中的情感轉變

橋段的歌詞與之前的段落形成了強烈對比。前面的段落主要集中在回憶和假設「如果當時做了什麼,會不會有所不同」。到了橋段,歌詞直接表達了:

•「이제 와 수많은 가정을 해봐도 달라지지 않을 걸 잘 알지만」(事到如今,即使再作無數假設也不會有所不同,我明白,但)這裡明確指出了,即使無數次假設,也知道已經無法改變現實,這展現出對過去的後悔和無力感。同時,儘管理解無法改變,但「자꾸 그때가 떠올라서 난 또 이렇게 후회하고 있어」(總是想起那時,我又像這樣後悔著)表達出持續糾結和悔恨,情感複雜度和深度瞬間增加。
涼糕💙
1 years ago
2. 情感衝突的加劇

相比之前的段落在表達假設性情境或懊悔的同時,仍帶著一絲希望,橋段的語氣卻更為現實和痛苦。這種「明知道無法改變,但仍然無法停止後悔」的情感衝突,讓這段顯得尤為感傷和深刻。

3. 橋段的音樂功能

橋段在結構上通常用來打破前面的重複,帶來情感和旋律上的變化。儘管具體的音樂結構我們沒討論,但在流行音樂中,橋段的旋律通常會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加上這裡歌詞的轉變,會加深聽眾的情感參與度。
涼糕💙
1 years ago
4. 結構上的位置

橋段一般出現在歌曲的中後段,往往是情感最高潮或最深沉的部分。在這首歌中,橋段位於副歌之後,明顯是一個情感的轉折點,承載了歌曲的情感重點,使得先前的假設性情感變得更加痛苦、真實。

總結來說,這首歌的橋段通過對無法改變現實的深刻理解,並且反復陷入後悔中,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張力,這是我認為情感層次豐富的原因。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段落分配分析】

1. 斑比 🩷(主歌/Verse 1 和後半段副歌)

•段落:Verse 1、Pre-Chorus、最後一段Chorus

•原因與情感分配:斑比負責開篇的主歌和後半段的副歌。這樣的安排似乎意在讓這位歌手展開敘事,提供情感基礎和背景。斑比的主歌中,歌詞講述了花謝後才明白春天的意象,這是一個冷靜且帶有反思的開始。而在最後一段的Chorus中,斑比再度回歸,為情感的總結做出呼應,展現最終的反思和懊悔。這樣的安排可能表現出一個完整的情感旅程,由敘事開始,並在最後進行總結。
涼糕💙
1 years ago
2. 藝俊 💙(主歌/Verse 1、Chorus 和橋段/Bridge)

•段落:Verse 1、Pre-Chorus、Chorus、Bridge

•原因與情感分配: 藝俊參與了多個情感層次的表現。這位歌手在主歌和Pre-Chorus中帶出「理所當然的陪伴」這一主題,負責鋪陳過去的冷靜回憶。在Chorus中,藝俊負責主唱「달랐을까」,即反思與假設的核心問題,這是情感的高潮。藝俊的聲音經常出現在關鍵情感轉折處,特別是在Bridge部分,表現出無奈與後悔的情感深度。這樣的分配讓藝俊成為情感遞進的主要推手。
涼糕💙
1 years ago
3. 河玟 🖤(Refrain 和橋段/Bridge)

• 段落:Refrain、Bridge

• 原因與情感分配: 河玟負責Refrain和Bridge的部分,特別是Refrain的簡短重複段落,通常強調的是情感的關鍵點,如「離別」與「愛情」的領悟。Refrain在歌曲中以短小精煉的方式強調情感,因此這位歌手可能以較強烈或特殊的情感表現來強調這些瞬間。在Bridge部分,河玟則承載了反思與後悔,這是歌曲情感的轉折點,將情感提升到最高潮。這樣的分配可能是為了強調情感最濃烈的段落。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4. 諾亞 💜(Chorus 和Refrain)

•段落:Chorus、Refrain

•原因與情感分配: 諾亞主要負責Chorus和Refrain的部分。Chorus是整首歌的情感高峰,歌曲的核心訊息和假設性問題「我們會不會不同?」正是在Chorus中反覆出現。這樣的安排意味著諾亞需要承載情感的重負,表現出懊悔與假設的情感波動。Refrain與Chorus緊密相連,諾亞可能擁有較具力量感的嗓音,能夠在Chorus中強烈傳達歌曲的主要情感,並在Refrain中進一步加深這種情感表達。
涼糕💙
1 years ago
5. 銀虎 ❤️(後副歌/Post-Chorus 和Chorus)

•段落:Post-Chorus、Chorus

•原因與情感分配: 銀虎出現在後副歌和副歌的部分,特別是「那時若擁抱了你」「不放開你的手」這樣的歌詞,表現出深刻的後悔情緒。後副歌的部分進一步強化副歌中所表達的假設和遺憾,讓聽眾感受到更多的情感重量。這位歌手負責延續副歌的情感,可能是一個能夠加強歌曲餘韻的聲音,使得聽眾在副歌之後仍能持續感受到那份懊悔和無奈。
涼糕💙
1 years ago
[整體分配原因總結]

•情感表達的層次性:
每位歌手的聲音特質和歌詞的情感層次相匹配,讓每位歌手都能負責表現不同的情感狀態。從斑比的敘事開始,到藝俊、河玟、諾亞推動情感高潮,再到銀虎延續懊悔的餘韻,這樣的分配讓歌曲的情感遞進更具層次感。

•段落的功能性:
歌曲的不同段落(Verse, Pre-Chorus, Chorus, Refrain, Post-Chorus, Bridge)分別承載著不同的情感和故事發展,每位歌手被分配到的段落根據其聲音特質和情感表達力來決定。這樣的安排有助於讓每位歌手在自己擅長的情感段落中發揮最大表現力。

通過這樣的段落分配,歌曲的情感層次和結構變得更加豐富,也使得五位歌手的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貼完了,GPT話好長啊,我現在即刻去睡覺,希望明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浣青已經看完了。AI分析只能看個有趣,還是希望五人直播給我們講點花絮……雖然不知道外部合作曲能講多少,但允許的範圍還是想聽到一點,畢竟這次五個人的唱功還有段落分配都太神了……
浣青‧空
1 years ago
怎麼一大早我打開噗浪就被cue啊!XDDDD GPT好厲害我覺得我的感想也不用寫了,看來是把GPT養成噗哩(?)的時候了
涼糕💙
1 years ago
anne175: 本來只想貼歌詞給你的,方便你寫,GPT寫了蠻多思路的你可以參考一下繼續寫
浣青‧空
1 years ago
GPT那個我完全寫不出來,不是學音樂的🤣 過於專業的GPTwwww心得我還在醞釀中,過了激情開麥的時間點會需要沉澱一下XDDD
涼糕💙
1 years ago
anne175: 我比較困惑的是GPT沒有聽過歌,他的分析完全只靠了歌詞跟分PART就寫出來這麼一大堆東西,甚至還從歌詞去講了河玟負責情緒強烈轉換的地方,跟諾亞的聲音可能頗具力量之類的⋯覺得有夠可怕的🤣
涼糕💙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而且我本來沒有要問他,我只是讓他幫我看看我的歌詞小抄分段有沒有正確。

GPT:正確而且這首歌的橋段情感層次特別豐富
我:⋯?你從哪看出來的我怎麼看不出來
浣青‧空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看來GPT已經是噗哩了呢!XDDDDD老實說我不知道它到底有沒有聽過歌(?),因為根據上次的技術發表會,我印象中是說新版的GPT是可以透過聲音感受對方情緒(的樣子),但我不確定免費版有沒有這個功能,說不定它資料庫中真的有聽過
涼糕💙
1 years ago
anne175: 新版的可以聽聲音沒錯,免費版的話有時長限制,但我昨天沒讓他聽⋯聽完不知道會發生甚麼。昨天我是一個一個問題指定讓他回答的XD
浣青‧空
1 years ago
我自己是有點懷疑其他噗哩以及給它聽過了,不然諾亞跟哈民的感想太嚇人了wwww
當然也可以很合理地推測是,從歌詞來看的話應該要是這麼詮釋的,然後成員們很精彩地完成了任務
涼糕💙
1 years ago
涼糕💙
1 years ago
我只能說成員們真的很厲害,不知道是誰安排的分段,也有可能是商量著來的,然後根據唱出來的感覺再調,但真的好強,明明是本來不分段的OST歌曲,好想聽錄音故事⋯
浣青‧空
1 years ago
竟然去問了wwwwwwww

但這樣表示成員在消化這首歌的功課真的做得很好,可以理解為什麼製作人很驚訝了
GPT好優秀 (rofl) 根本不用寫了
相信浣青也能寫出一樣優秀的心得 (applause)
涼糕💙
1 years ago
qoo123abcq: GPT沒辦法寫出綠宮的情感超譯,也沒辦法寫出浣青的諾推狂熱
浣青‧空
1 years ago
什麼叫作諾推狂熱!!!XDD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