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到一篇推,罵新聞假報菜價高漲,高麗菜一顆200更可能發生在北部而不是南部產區。
像這類物價的相關討論,有時還真可能相悖的兩方都為真,南北差異就是這麼奇妙。
比如之前的蛋荒,在板橋超市是真買不到蛋。
比如高麗菜,儘管是當季蔬菜,颱風過後在板橋市場就是能半顆近百。
畢竟就是人口高度密集的都會區,人口是肉眼可見的流入,但市場沒有擴張,甚至有些經營不好的連鎖超市還收起來了。雙北的物流是方便買進口、買舶來品的,要買農產品,付出稍高一點的代價,本來也是很正常。
我常去的買菜攤位有兩攤,一攤是特選國內外蔬果的盤商,一攤是自種小農,農地在新竹。兩攤的品質比連鎖超市更穩定,類型也豐富,對我這種既懶又挑嘴的顧客來說,我遠遠更怕這兩攤位的阿姨哪天不想經營、累了想退休的,要上哪裡買好吃的當季蔬果啊???
在雙北,要買到好吃的蔬菜水果,都是得精挑細選的;而那些精挑細選的商家,他想的話是隨時可以收起不幹的,誰想做生意三不五時被客人抱怨?
所以每次看到抱怨菜價貴的,我實在很想說,不要靠北,加油賺錢存錢買股好嗎(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