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可能對於保安問題覺得頭痛?當然決定讓悠仁入學時應該是有事先跟宮內廳商量過了,但想想還是覺得宮內廳和學校都要花額外的保安費用。
首先是學校很大,而且是長條形。廣大的校園是開放式的,沒有任何可以關上、封閉校園的校門。
再來是教室到教室的移動有時候要騎腳踏車十分鐘那種,休息時間要移動到下一個教室很考驗腳力。所以悠仁教室間移動時是騎腳踏車還是搭轎車?好期待看到三、四個SP一起騎腳踏車跟著悠仁跑。或者是開車?喔,有的轎車停車場到教室也要走路五分鐘,當然SP也可以把車臨停在教學樓下。
再來是外國留學生多。筑波大前身是教育大學,現在雖然改名了,但各種教育制度實驗也一直在進行中,每幾年就改一次學制。其中對留學生的對應也很充實。
或許留學生數不是最多,但是國籍很多。
並且以前發生過惡魔之詩殺傷事件。
翻譯批判伊斯蘭教的小說『惡魔之詩』的教授在研究棟的電梯前被發現倒在血泊中,送醫後不治,到現在都還沒找到犯人。同時期全世界也有其他同書的翻譯者被殺害,就一個單純的文學語言研究者來說,被殺害動機應該就是宗教吧。事件之後有被批評在伊斯蘭教領導者發出『惡魔之詩』追殺令之後,日本警方太過輕忽。筑波大就是個這麼純樸、free的地方。
當然,悠仁不是普通人,激進小粉紅大概沒辦法容易親近祂。但悠仁會不會感到惡意就不知道了。
之後應該不會選擇住宿舍或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吧,可能就是從家裡搭轎車上學。東京到筑波也是要5、60公里,一個小時多的車程。沿路的交通管制覺得也頭大。電車更是難,日本的電車那麼擠,遇到尖峰的同學通勤時間怎麼管制?
最輕鬆的應該就是從家裡透過網路上課。但悠仁是自然科,一些實際操作或實驗還是要實際到場吧。
喔,忘記他之前發表過、受好評的論文的觀察對象是他家庭院的蜻蜓。
其實,筑波大在東京還保有一些校區,例如教育大學搬到筑波之前的在文京區的校區,現在變成社會人進修專用的校區。必要時,那邊也可以用吧。
以前同研究室的學友是畢業自學習院大學,也就是各日本皇室成員上的大學。她剛好和現任天皇的妹妹典子同期,典子身後就是都跟了幾位SP隨時保護他。
學習院大學對於皇室成員的保安問題也很有經驗。悠仁是戰後第一位進學習院之外的皇室成員,所以不管是宮內廳還是大學都對戒護沒有經驗,會是今後一個課題。也很有可能悠仁受到更加嚴密的保護,可以享受到的自由大學生活就更少了吧。
相較於愛子,悠仁是現行制度確立的第二順位天皇繼承人,承受的壓力應該很大。新聞上的照片很少看到他笑,都是一個瘦弱、滿臉陰鬱的孩子。
不管怎樣,都已經決定要脫離御用的學習院大學,希望他在筑波大學可以學到他有興趣的學識、享受一些和一般人交流的自由。
最後,筑波大的學生餐廳很多,但是都又舊又髒,味道也勉強尚可。因為是鄉下,要去吃學校外的餐廳又是動不動就腳踏車十分鐘。
能不能偷偷期待悠仁來筑波大之後學餐可以改進。
好吧,我知道他可能就吃真正的御用便當,也不會跟大家排隊擠學餐QQ
另外,筑波大有3S傳說。S的候補有:Study、Sex、Sports、Suicide、Sake、Sleep。我最開始聽到的是Study、Sex、Suicide。
校園很大,裡面有宿舍有餐廳有超市有書店等等,完全封閉在裡面沒問題。相反來說走出校園周圍什麼都沒有,跨過紅綠燈就是農田風光。現在已經有開通電車(雖然到學校裡還是要轉搭公車),周圍也慢慢開發起來熱鬧多了,Suicide就少了(吧)。
教育大學在1970年代移轉到筑波,改名筑波大學。
那個時期日本的各大學全共鬪運動盛行,教育大學也在列。同時在進行的是因為高度經濟成長,首都圈一直在擴大。為了分散資源和人潮,日本政府開始研究學園都市計畫。除了把個研究機關移過去之外,也考慮要把東京都內一所綜合大學移過去。不知道為什麼不是考慮新設一所大學,有一說是想要藉機把全共鬪運動串聯打斷,把一所大型大學移走。
筑波當地和居民間的土地糾紛,以及大學生的反對移轉,當時引發了很大的鬥爭。停課之外,甚至導致招生考試停止,校方相關人員辭職。之後學生綁走贊成移轉的幾位教授,校方引入機動隊(警察)抓走抓走幾位激進的學生,鬥爭才慢慢平息。綁人又丟汽油彈,當年的日本大學生真的猛。
轉移之後的串連困難和學生鬪爭慢慢近尾聲,筑波大就進入大學城內3S生活。
筑波大的名氣在台灣不高(誰會記得第三第四名呢?),但是在日本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師資培養上筑波大是有一定地位的,畢竟是教育大學的領頭羊。
我個人比較有興趣的還是1960、1970年代的大學移轉。說移就移,而且為什麼是選教育大學?而且現在的名字完全沒有冠上「教育」一詞,變成完全的綜合大學。但現在筑波大還是對日本的教育方面的研究在一直進行著。校內好幾個研究室專注在特殊教育支援和留學生制度上,骨子裡還是留有教育大學的部分吧。
補充。這次悠仁入學最引起正反兩論的是使用「推薦」的方式。
筑波大的生物學類推薦不需要共通科目成績(東大要),相反地對特定科目、小論文、面試的比重就很重。八卦雜誌一直明示暗示悠仁的腦袋不如愛子,基本科目成績不好吧啦吧啦,走推薦的話他的名字就是合格證吧啦吧啦。
我是持相信學校審查委員的公正性,畢竟現在日本皇室我覺得算是世界上最低調的皇室之一了,非常謹慎行事怕引起反感。如果真的走後門,不只校方,皇室也會遭到批評。
所以悠仁不能被當,覺得壓力好大。從準備大學考的高中解放到自由的大學之後一口氣玩瘋的人比比皆是啊!!
收悠仁入學到底對筑波大而言是加分還是減分效果呢?就只能看之後了。嗚嗚,悠仁壓力好大(N次)。不過就算沒被當也會被說是因為沒人敢當他,有人開始在嘲諷式恭喜他大學畢業。
至少這幾天筑波大好或壞的意義上知名度變高了。很多人關心筑波大的地理位置、交通、宿舍、學餐、周遭環境wwww
至於東大。傳出悠仁打算推薦東大時,校友會有辦連署反對的活動。
從校方的立場來看,東大已經夠有名,不收這樣充滿爭議的人才是上策吧。
在戰前,東大一直被視為官僚養成學校。雖然有公平的考試制度,但是可以到參加入學考甚至進東大的,沒有相當的社會資本是沒辦法的。比較鄉下的地方甚至有全村支援優秀學生到東京入學的制度。東大畢業生相當大比例直接成為政經界菁英,非常階級化的世界。
戰後,這些都被打消(但不是完全消滅,留有皇室就代表還有階級差),之後的全共鬪等等,學生甚至變成和官僚對立的存在。
現在的東大生雖然還持有社會資本優勢(這裡的社會資本市父母財力,有沒有辦法供小孩去補習、提供比較豐富的教育資源)。但相對戰前,普通人也比較容易進去了。悠仁這樣一位階級頂端的人,可能反而是現在的東大想要忌諱的吧。
這樣看下來筑波大就像「你要來這種鄉下?哈哈哈歡迎啊!!一起去喝酒」,不虧是體育生也很多的學校w
補充的補充。筑波大是少見同時有體育系和醫學系的大學,所以在增進和養護體育選手身體機能相關研究上也有相當的成果。不少體育選手在引退後會到筑波大學進修,研究相關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