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冷|現實忙碌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自由書寫》
最近研究了自由書寫,
來試試這種小故事集中營(?)
latest #28
我會臥病在床不是任何人的錯。
當然,我的家族多少有些責任,畢竟遺傳是無可避免的過錯。但是真要怪誰的話,我想,一切都源自於我的曾曾祖父。
我的老家在北方。不是基隆相對台北這種北方,而是橫跨日本海,比札幌更北的北方。
那裡的氣候嚴峻,本就貧瘠的土地被針葉林和冷杉覆蓋,農耕可謂無稽之談。為了因應這樣的環境,那裡的人們打獵維生,以半定居半遊牧的方式與天共存。
樊冷|現實忙碌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我的老家就在其中一個居住地。那裡的人口不滿百人,男人常常會為了女人引發衝突,女人則默默地等著——等著成為他人的戰利品。
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近親通婚還是共用妻子都是相當常見的事。
當他們生下越來越多患病的孩子時,一切早為時已晚。
然而,缺乏醫學知識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而這群人也包含了我的曾曾祖父。
如果真的要怪誰,我這輩子只能怪罪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想想還真是可笑。
不是忘記設定或是邏輯不通的吃書,而是真正的,像是蛀蟲的「吃下」書籍。
書的味道很奇特,跟小時候傳紙條怕被老師發現而塞進嘴裡的紙味不同,多了一股特殊的油墨味。這種味道很高級,比10元鉛筆的碳味高級,也比25元簽字筆的味道高級。
我沒有吃過鋼筆字寫成的紙,但我認為,這兩個的味道差不多,差別只在有沒有故事性可言。
如果我吃下一本小說,我就成了破壞世界的猛獸。我也可以是箱庭外的觀察者,在厭煩或欣悅時吃掉盆中的情節,甚至吃掉第一次出場的路人。
樊冷|現實忙碌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總之,我吃下了書。
我期待腹瀉,期待反胃,但什麼都沒有發生。唯一比較古怪的事是,吃下書後,一名老嫗出現在窗外,拿起脖子上的小冊子,轉身跳下十三樓高的國宅。
接著發生的一切都與我吃下的劇情相同——人們尖叫、車輛急煞,一群人圍觀那名老嫗,錯愕地撥打電話。
這時,有人剛好抬頭,還好死不死和窗邊的我對上眼。
面對這個狀況,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該怎麼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是該怎麼解釋自己吃書的舉動。
於是,我打開另一本書,吃下目擊者突發死亡的段落。
我觀察她已有半年之久。我們之間毫無瓜葛,我不知道她是誰,她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我們唯一的聯繫,就是眼前這扇小小的窗。
這扇窗是房間裡唯一的對外窗。白天只能看到她居住的社會住宅、施工的鷹架以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板,只有晚上,我才能夠透過窗內的光源看見其他人的身影。
她的生活相當規律。總在十點十分回家,在十點四十分時洗完澡、換上睡衣,然後在窗邊編織自己的手工藝——她的生活就是這樣。單純、樸實,就跟她的外型一樣,毫無特色。
我之所以觀察她絕對不是貪圖這名毫無魅力的女人。我對她的感情相當純粹,就像遠行的水手看到燈塔,是一種穩定的踏實感。
今天,她依然編織著手工藝,並將編好的布繩套到頸部。
我屏氣凝神地倒數時間。十一點十七分,她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推開窗,像晴天娃娃一樣掛到窗外。
白皙的玉足不斷揮動,她鬣狗似的吐出舌頭,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減少掙扎。當她停止呼吸的剎那,我總感覺聽到了頸椎碎裂的聲音,當然還有吐出生命的喘息。
回過頭,看向綁架我的人。和她不同,他的態度每天都在改變,他的行程也是,讓人完全摸不著頭緒。
真希望他能跟她一樣。
樊冷|現實忙碌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