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蝦]
10 months ago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 強納森.海德特 | Readmoo 讀墨電子...
近期讀到關於社群媒體危害的書的第一名!
ps.這是第一次嘗試使用推書AP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latest #11
[☆吃蝦]
10 months ago
從2010年開始,青少年的憂鬱症、自傷、自殺的比例大幅上升
(可參考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 珍.特溫格 | Readmoo...
[☆吃蝦]
10 months ago
作者認為的原因有二

1. 社群媒體的出現>> 有害的內容和有害的演算法
2.家長的過度保護>> 讓小孩失去自由探索外耍學習的幾會
[☆吃蝦]
10 months ago
作者批判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設計居心不良,利用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抓住人性的弱點,刻意設計成讓人成癮。

也就是說,演算法的推薦,並不是基於使用者想要看或需要看到的內容,也不在於推薦有益處的內容,純粹只是要讓使用者離不開社群媒體,為達到此目的,演算法會刻意推薦誇張、極端的甚至有害的內容給使用者。
立即下載
[☆吃蝦]
10 months ago
作者提出社群媒體的主要傷害有四個(我覺得大人小孩都適用,但很明顯的對小孩的傷害更大)
1. 睡眠剝奪
2. 社交剝奪
3. 注意力碎片化
4. 成癮
[☆吃蝦]
10 months ago
社交剝奪:小孩失去實體互動的機會,無法練習如何社交和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因為網路社群加入門檻低,想走也很簡單),最終的結果就是孤獨和憂鬱

然後他強調一群小孩實體一起玩的體驗很重要,不只是人際關係,也是探索和學習。所以作者帶到現在家長過度保護,讓小孩失去自由玩耍探索冒險的機會。
[☆吃蝦]
10 months ago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比男孩大,因為女孩重視共融性(也就是人際關係)而社群媒體攻擊性的內容,很容易變成武器來傷害青少女
原因大致如下:

1. 我們熟知的身材焦慮問題
2. 女孩的攻擊行為經常表現在傷害人際關係和聲譽上(男孩則是肉體上),社群媒體變成一個很好的傷害人的工具
3. 女性喜歡分享情緒,也較容易共情,結果就是憂鬱正互相傳染。而演算法喜歡推薦極端內容,搞得很多女孩誤以為自己染上罕見疾病,開始模仿這些症狀
4. 網路上容易被年長和同年男性騷擾
[☆吃蝦]
10 months ago
前一陣子澳洲已經立法規定16歲以下不得使用社群媒體,英國也在討論,不知道通過了沒。

而16歲這個門檻,在書中的論點是,青少年大腦還沒發育完全,會被塑造成社群媒體要的形狀,結果就是憂鬱、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而且11-15歲是人們塑造身份認同的關鍵年份,太容易被社群媒體左右,失去塑造健全身份認同的黃金時刻。
[☆吃蝦]
10 months ago
======
關於社群媒體演算法,我也有點想批評的。我自己最近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觀察,體悟到演算法並不鼓勵製造精緻優質的內容。

例如我的頻道目前只有短影片,因為以我的能力只能做出短影片。而短影片除了不需要太多剪輯技巧,也無需安排故事的起承轉合,從我的後台得知,平均觀看時數大約在15-20之間,根本也無需花心思安排什麼故事性
[☆吃蝦]
10 months ago
而且為了衝觸及率,我目前是日更。為了日更,我也只能以最簡單有效率的方式產出影片,自然也不需要繼續精進我任何編輯影片的技巧(包含軟體的技巧和以影片說故事的技巧)

這也是為什麼Youtube上充斥著,不精緻、甚至可以說是粗製濫造的影片吧...根本在大幅降低人類的審美...(然後我還參一咖,但我是要記錄和炫耀我家小貓,我要厚著臉皮繼續幹下去~)
謝謝推薦,有購買了,可以看看是否收到
[☆吃蝦]
10 months ago
gherhw1023: 有收到耶~(新鮮)謝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