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神奇水管演算法Chinese Isn't (Really) A Language...用即時翻譯看了一下,應該是一個學語言的老外被方言和語言的界線搞矇 (像粵語、閩南語已經足以被歸類為和中文不同的其他語言)
底下的第一個留言則是:我們這裡有完全相反的情況,明明講的話差不多但我們硬是想做出差別
我明明語言天份是零卻愛看老歪講話就是想吸到這些平日不會有的概ㄋ……等等,中國中文/台灣中文是不是正走在這條路上…?
latest #54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Chinese Doesn't Have Many Syllables (And Why That's ...之前看過這支他們唯一有人做中文翻譯的影片
用科學方式告訴你為什麼我們喜歡諧音梗wwwww
芬狼@狼谷 白夜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如果你說的是支用語,其實比較像是英文和美語的差別,是因為文化差異造成單詞以及習慣語法不同
芬狼@狼谷 白夜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台灣的問題在中國用不當手法侵入台灣言語文化,說的比較直白就是,中國正在各方面讓台灣語言消失在國際和世界並取代之
立即下載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關於支語我最近有了其他想法
如果今天一個詞語,他符合台灣對於中文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但卻是中國人先創造——又或者只是在中國先流行起來(你無法證明台灣沒有人創造過,畢竟是正常用詞)
這個詞從此就是應該被糾正的"支語"了嗎?
因為對面先流行所以專利(?)就是人家的台灣人不准用?
芬狼@狼谷 白夜
10 months ago
ladiy: 其實不是那個問題,而是中國會強勢利用各種方法讓你台灣的用詞消失,從抖音到論文等,簡體已經大範圍覆蓋過繁體,語言是會進化,不少也是台灣用詞在中國復甦。

問題在很多中國用詞台灣這邊就不是這樣用,然後被洗成大家定義混淆。

我舉個例子,我在FB看過有人在說明公車因為質量大,所以煞車會需要比較長的反應距離,
下面就有人回說,不要用質量聽起來像是中國用詞。
芬狼@狼谷 白夜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糾正他,這裡用質量是很精準地用詞,對方就腦羞了。 這就是標準的台灣人已經被知語入侵到混淆,連原本的用法無法辨別,下意識覺得這是支語但又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這就是支語這詞開始流行的時候,有些人的擔憂,就是台灣的語言正在被殺死。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你的例子比接近「想當支語警察卻沒讀書」
我想講的是,「認為一個詞是支語的標準」or「應該被糾正的支語的標準」
スライム焼き
10 months ago
補充一下,其實質量在百度百科上也是物質的重量的意思,跟我們這是一樣的意思
之所以變成品質是不知道哪個白癡誤用之後一堆人跟風就這樣了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質量是非常經典的誤用我同意,明明中國科普影片的質量用法也是正確的
スライム焼き
10 months ago
應該糾正的支語之一喔,視頻
這個詞台灣之前是另一個意思,被文化入侵大量洗板之後大多數人就拿來當影片的意思用了
Mimimi
10 months ago
suraimuyaki: 我到現在看到這個詞還會恍惚是要視訊通話的意思嗎
抱歉插樓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關於用詞混淆、洗定義這件事,我想到另外一個大家討厭支語的原因——低俗、詞不達意。而在網路還不夠發達的年代,我們其實對這種詞彙有另外一個稱呼——火星文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火星文——或者說年輕人的網路用語,在我那個年代和「正式的語言」還是有區分的。大家都很清楚這玩意網路上說說、私底下用用就好,不能寫在作業理會被扣分。
當時「非正式網路用語」和「正常語言」的界線還是相對明確的
禾茲
10 months ago
ladiy: 路過抱歉打擾了,關於熾羽大大說,如果一個詞是中國先發明流行 ,然後流到台灣,這樣該不該被視作不可混用的詞彙。
我自己也會思考這件事情,我個人不太喜歡台灣原有詞與中國用語的混用,但我確實會使用中國用詞,譬如說「小哥哥」、「小姊姊」,我個人感覺這些詞如果用台灣用語取代會失去原本的意涵,再比如「內捲」。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但在我印象中,有新聞這類的大眾媒體可能為了吸引年輕觀眾開使用這些「流行用語」,當時還引發一些爭議、之後大家漸漸習慣了、最後徹底沒人管。再再之後社群網路大爆發,正式/非正式詞語的界線就徹底模糊了。(以上是個人體感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這個現象放在中國只會更可怕,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海量劣幣驅逐良幣。如果不是看短影音,而是找一些會好好寫角本的中國科普影片來看的話,那些「令人生厭的支語」其實會少很多喔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LagEmpty: 我是覺得內捲、碰瓷這種,在中國的土壤上出生、體現中國社會現象的詞,硬要從台灣找相對用詞就多此一舉了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小哥哥、小姊姊」我可以理解有人不喜歡,就像我聽到一些營銷號(我覺得這個詞也可以算拿來專指中國特產的支語)講出「小孩哥」的那股惡心感。
但我沒辦法接受有人說「小夥伴」是支語。我能叫擺攤的朋友小精靈憑什麼不能叫助手小夥伴?但這種東西就偏主觀了
一起做事的人是夥伴,小稱表示更進一步的親近的暱稱,小夥伴是不分台支的正常組合使用ㄚ.....這也算支語真的是不如你去學拉丁文ㄅ
865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以臺灣(被中華民國佔領統治中)的視角來看就是中國普通話與台灣華語一直都是同樣的語言,所以有比較極端的臺灣主體論點會認為保存台灣華語(即使是反支語、推廣注音符號的行為)也只是在維持慢慢向中國語言統一的進程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HARUHIKO: 就是一股…蛤因為可能是中國先流行所以我不能用?憑什麼?的不爽感。
避諱膩??
ladiy: 沒讀書又不衛生(ㄍ
スライム焼き
10 months ago
bernardily: 但是有些東西例如像字的讀音不能向他們靠攏,那個狼牙棒(榜)聽到我整個人都牙起來了
865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中國有在用/中國先用就會變成支語的問題,之前有篇解釋本質化/去本質化的文章有提到這個概念

作者Thatman1824 (哈嚕咖卡) (Plurk Paste)

如果我們對於什麼是臺灣用語、什麼是中國用語的定義走火入魔(偏激支語警察),到頭來被限制的、阻礙發展的也只會是臺灣自己的語言

但是中國的文化統戰是真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的,要如何對抗資訊戰是另一個課題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bernardily: 是篇好文
suraimuyaki: 中國的破音字系統彷彿死光光惹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說(ㄕㄨㄛ)服、妲(但)己、真的受不了……你們不要自己神話人物的名字都不會念啊啊啊
865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中國也有和臺灣不同的破音字,例如簡體字的发指髮或發,當指毛髮的時候,发要唸四聲 ㄈㄚˋ,中國的髮在字典裡沒有三聲 ㄈㄚˇ 的唸法,发唸一聲 ㄈㄚ 的時候就是發

不過日常讀音也不完全會照字典唸,只有在鍵盤打字的時候才會注意到字典寫法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bernardily: 啊…這反而可以接受…
錫蘭:我的名字是錫(ㄒ一)蘭!!
喔這種還有,作死的作其實是平音ㄗㄨㄛ
スライム焼き
10 months ago
我說的那個不是破音字,這才是問題
スライム焼き
10 months ago
不要跟我說中國的音才是正確的,經過文革之後他們還剩啥我很懷疑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suraimuyaki: 我聽到的那個但己應該也不是破音字www就是不會念www還有排行(ㄒㄧㄥˊ)榜,當時那個影片真的看到腦溢血……
楓@一步兩步
10 months ago
身在一個中國人很多的地方,從來沒注意聽他們的頭髮讀音!他們常常口音不同講出來的音也不一樣
oldblood
10 months ago
踩屎感的使用我實在無法理解
865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oldblood: 鬆弛軟糯的踩屎感,使我屍體暖暖的(不要問為什麼我用得這麼6

昨天才聽到有影片用「軟糯」來形容棉被……
oldblood
10 months ago
bernardily: 之前看到軟糯是用來取代QQ的這個形容,現在用來形容棉被.....(?)
崩潰精靈阿索
10 months ago
中國之前為了轉純拼音文字,有強制一字一音,所以沒破音字。

台灣記得教育部有專門部門在確認發音,讓現存發音跟古文接近。
你看那個脊(雞集幾)椎的發音,聽你的念法,馬上知道你何時念小學。
SWN002:藍的,蛋雕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ladiy: 「碰瓷」這個玩法其實台灣也有啦,但台灣不記得有沒有專有名詞來稱呼這種詐欺行為。
我們說仙人跳ㄚ
Mimimi
10 months ago
HARUHIKO: 仙人跳的用法比較限定在男女情色詐欺吧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swn002: 我的理解是中國這種詐騙嚴重到出現專有名詞wwww而且拿著瓷器撞人的形象超有畫面 台灣真的沒有必要跟人家比這個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用魔幻國度出現的詞來描述特別魔幻的事物,合理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像「營銷號」的台灣版本最接近的應該是「內容農場」,但那還是停留在網頁時代的事…台灣做沒營養爛大街內容影片根本贏不了中國www沒有生出自己的專有名詞很正常也不需要wwww
SWN002:藍的,蛋雕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ladiy: 因為我的印象是三十幾年前幾乎每個月電視新聞都會講一次有人受害,但真的不記得有沒有專有名詞了,這種詐騙相關的專有名詞現在只記得仙人跳跟金光黨
[補充] 剛剛看到有朋友說在「碰瓷」傳來之前叫做「假車禍手法」
後來想到我記得的時間點剛好跟台灣開放去中國探親的時間差不多,所以應該不是台灣發生,而是台灣這邊的人去中國探親時碰到碰瓷黨詐騙
熾羽飛個沒完
10 months ago
哇喔…… 三十幾年前我不知道識字了沒有
可見沒有對應詞彙是台灣社會相對穩定的證明,真的不需要沒有的詞硬造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破音字的問題,對岸比較像是以訛傳訛(「妲」有邊讀邊當「但」)或是方音/方腔(「企」讀上聲)當作正音的狀況。

台灣這邊喔…

つ"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個是真的讓人頭痛到死

像是
* 「騎」統一念「ㄑㄧˊ」(原本動詞ㄑㄧˊ、名詞ㄐㄧˋ)、

或是

* 臺旅「法」(ㄈㄚˋ)(法國)
* 臺旅「法」(ㄈㄚˇ)(法律)

→ 統一念「ㄈㄚˇ」,造成口頭交流的不便。
這東西爛到有老師連署要求廢除
Mimimi
10 months ago
CteaX55: 學得好好的,突然被說因為太多人念錯了,所以我們把錯的審訂成正確的,而且審定標準還不明確
真的會覺得自己是在學甚麼鬼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至於中國用語,我個人是覺得

* 不要無端取代現有用詞(高解析度用高清、分身用小號[尿尿??];我還遇過長輩一開始講「鏡頭」結果立刻"修正"成「攝像頭」、「影片」講了立刻改「視頻」)

* 錯誤的不要用(質量當重量、視頻當影片,貪吃鬼、美食家全部用「吃貨」,還有補償性與報復性不分)

* 對岸起源的是因為對岸有那文化,台灣可能沒有對應用詞(除非之後台灣自己出現一個對應用詞,但以現在的狀況應該有難度)。像是割韭菜、前述的「碰瓷」。「內捲」好像是內鬥的意思?但基本上用在與對岸相關的文章內容就好,類似的就像是「接地氣」這種帝王/天子思想的言論,台灣是民主社會真的不適合用這詞,除非是要諷刺些人。

* 名從主,像是「錫蘭」(ㄒㄧ)、微信(ㄨㄟ)

(趕時間打得比較不詳細,若有誤解還請多海涵 OTL)
MioStarfire: 真的!標準超不明確。 = =
轟炸與炸蝦這個還能理解,因為後者是訛傳(正字為「煠」ㄓㄚˊ),「癌」把白讀ㄞˊ作為通行用法記得是避免混淆(文讀同「岩」),但「騎」變成只有一個發音這種就超無言。聽說這審查表有受到當時政府想跟對岸一樣廢破音字的想法所影響。(因為是聽說所以用刪除線。畢竟目前還是有破音字。)
亂定一通真的困擾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