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心得]
敘事分為"事實(客觀)"與"感想(主觀)"
例:江先生在本次活動中慷慨解囊30萬,他是一個好人。
要區分這句話是由事實加上感想所組成,也就是江先生捐了30萬是"事實",但好人是觀者的"感想"。
但感想不等於事實,沒有區分好的話就容易落入思考誤區。
latest #34
掰噗~
說
10 months ago
你怎麼會這樣想!?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嗯......我覺得這段話不夠精煉,該怎麼改比較好呢?
茶几-論台灣水產
10 months ago
會不會連慷慨解囊也是感想
立即下載
茶几-論台灣水產
10 months ago
如果不管怎麼精簡都會覺得會產生傳遞落差的話,那就表示你要詮釋的觀念已經到頭了
再來就是取捨的問題了
除非你覺得還存在更好的方法,只是你找不到
火星人
10 months ago
敘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j058210
: 其實這是在跟朋友聊天時提出的觀點,在講述所謂敘述理性中立的部分。
像你說的慷慨解囊就可以分成慷慨(感想)解囊(事實)
--
再加上一種猜測,會不會他所謂的慷慨解囊,是為了背後的更大利益,比如那筆捐獻是有其目的,比如更大的工程利益、企業形象等等。
此時你還可以說他是慷慨的嗎?所以它是感想,而付出的金錢是無關目的的事實。
無印GGXAXZXV🎶Hime
10 months ago
事實無對錯之分,存在即為事實。所以「解囊」本身沒有對錯,但因為加了一本規則書說「某種形式」的解囊是錯的,所以實際上不是「解囊」有問題而是「違反規則」這個事實有問題。慷慨解囊的焦點應該錯了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lf217189
: 先不討論對錯之分,而是“解囊”是客觀事實,“慷慨”是客觀感想,所以慷慨解囊這句話就會變成客觀感想,就不屬於中立理性的描述。
無印GGXAXZXV🎶Hime
10 months ago
中立(的)理性(的)本身就是感想(形容詞)了,如果撇開一切因素的純粹的事實,那就只能是動詞+名詞了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事實可以當作證據、感想不能:
他是台大畢業的(事實)、他是聰明的人(感想),我相信他不會做壞事(感想)。
這樣的例句就可以發現我們以前覺得的中立發言,其實都是主觀感想。但我倒也不是說要批評什麼,就是講述除非是事實,感想是可以被推翻的。
無印GGXAXZXV🎶Hime
10 months ago
我想到一個更合適的,可以被推翻的是主觀,不能被推翻的是事實。然後題外話,古典物理被量子力學「推翻」了實際上不正確,而是更新了
超高校級變態★檸萌
10 months ago
我覺得在座各位都是變態,請問這句是客觀還是主觀
恐懼之頂的南哥
10 months ago
我懷疑你在說時事~~不過如果只是寫文章,我認為怎麼寫都是主觀居多。
畢竟是你寫出來的,很多都是你這個作者的觀點嘛。
就跟故事中的義賊,他的行為能用好人壞人來界分嗎~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lemoontea
: 「你覺得…」開頭就代表他是主觀了,只有「在座各位都是變態。」的敘述的話,那就變成要拿客觀證據來證明這句話是客觀事實,不然仍是主觀感想。
我覺得會產生歧異的地方在於,當多數人認同「在座各位都是變態。」的感想時,就誤以為敘述為事實,此時有人說「我是正直有為好青年。」時,就會覺得敘述虛假,但這兩句其實都是主觀感想。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我想表述的不是「講話必須要中立客觀」,畢竟人會產生感想。
就像“基於事實所產生的感想”與“基於感想所產生的感想”,兩者的客觀性就不同了。
帶著偏見去看待事實的話,也不容易產生正面的感想。
超高校級變態★檸萌
10 months ago
所以"我覺得在座各位都是變態"是基於各位平常的行為所產生的感想(?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lemoontea
:
如果大家都自覺認同是變態的話,這句話就可以當作客觀事實了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Chen_Ying_Wei
: 我想區分的不是好人壞人,而是事實或感想。
舉例來說:基於三國誌創作三國演義,基於三國演義創作火鳳燎原;然後基於三國誌、三國演義、火鳳燎原三者,對於某個角色的評價,何者更貼近事實?
現在主流媒體也分陣營、自媒體百家爭鳴,能做到非事實保持存疑很棒了。
火星人
10 months ago
Wind_S
: 我感覺你內容少了什麼,
可以舉個「誤區」案例嗎?
超高校級變態★檸萌
10 months ago
我認為所謂的「誤區」是把感想當成事實,像最開始講的:江先生在本次活動中慷慨解囊30萬,他是一個好人。
聽到這句話的人或許就會把“他是一個好人”認為是一個事實吧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r48u18chin
: 如果要說誤區的話,我覺得第一是“把感想當成事實”,第二是“基於感想的感想”。
具體來說,就像前面舉例的“江先生是好人”,以及“基於江先生是好人,我相信他不會做壞事。”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拿一則新聞來說:
低碳轉型正成為全球企業的共識
,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台灣電子資訊產業淨零排放發展》的抽樣調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中,已有 43% 企業啟動淨零行動,其中資本額一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投入比例達 66%。半導體製造業在各產業中領先,淨零行動比例達 69%。
資深產業分析師黃馨指出,2024 年淨零行動的參與度相較去年明顯提升,然而,因為有部分企業未受到客戶或政策的壓力,或因內部資源受限,仍有一半企業尚未展開淨零行動,而這需要核心廠商與衛星廠商攜手合作。
粗體是事實,斜體是感想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烤雞肉串是日本居酒屋常見的下酒菜,甚至還有許多烤雞肉串專賣店
,
可見這道料理多麼受到日本人喜愛。然而正因為烤雞肉串相當普遍,也因此造成每個人都有自己講究的一套吃法,進而導致各派系的爭執不休。其中最容易引爆爭論的,就是吃烤雞肉串的時候,該不該把雞肉拔出竹籤了
。
最近有一位烤雞肉串店長,就因為說出了「拔出雞肉的人就滾去烤肉店」,再次點燃了這場戰火!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嘗試區分事實感想後,也會有「這要算在感想或事實?」的感覺。
火星人
10 months ago
敘事(說故事)是作者主觀下的內容
而事實是需要查證的
活動主辦人江小姐宣稱
「江先生捐款30萬,他是個好人」(主觀)
其先生看到後在內心對自己說
「江先生是好人」(主觀)
然而經過第三方宏先生
查證帳務紀錄(事實查證)說
「江先生並沒有捐款30萬」(主觀)
江先生指控
「宏先生是主觀認定並非事實」(主觀) 其先生也說 「宏先生是好人一定有捐」(主觀) 宏先生拿出 帳務紀錄(事實) 給其先生看(查證事實) 其先生看完覺得 「這帳是假的我不信」(主觀) 現在就卡在這
火星人
10 months ago
怎麼排版跑掉了 算了就這樣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我覺得你被我的定義誤導了
「江先生捐款30萬(事實),他是個好人(感想)。」
「江先生是好人」(感想)
「江先生並沒有捐款30萬」(事實)
「宏先生是主觀認定並非事實」(感想)
「江先生是好人,一定有捐」(感想)
「這帳是假的我不信」(感想)
然後因為你有進行查證,所以會分出"真事實"與"假事實"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所以感想都不要管他,只要區分事實就好
茶几-論台灣水產
10 months ago
如果從你的舉例給其他人圈事實和感想的話,大概能出現其他的答案
茶几-論台灣水產
10 months ago
沒有其他證明出來前,會將其發言視為事實或是感想也是個分歧
茶几-論台灣水產
10 months ago
名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突然想到這個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j058210
: 你是對的,我也認為會出現不同答案。而這個就是誤把感想當成事實,而我的判斷基準也不是絕對的。
如果舉例的話:
臺灣是個國家,有人會認為是事實、有人認為是感想;但臺灣擁有軍隊,這個應該不會認為是感想吧?臺灣有12個邦交國,這也是事實。
但你可能會說中華民國不是臺灣,我說中華民國是臺灣,這兩句話都是感想,但我們各自認定是事實,那就找到問題癥結點了。要找出更多客觀事實來證明自己更接近事實。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j058210
: 我覺得有點像(白馬非馬),然後我說這篇是聊天心得,因為對方一開始跟我用的標的詞就是“事實”與“感想”;“感想”應該不會理解錯,我覺得“事實”比較容易產生語意混淆,他講的不是對錯,應該是多數人都能認同的客觀結論。
就像你說白馬非馬
「你說了白馬非馬這句話」是事實
「白馬非馬」是感想
迴風。手作填坑中
10 months ago
我覺得這個心得對我的幫助是,提取文章中有效的資訊。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