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沛
10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1、2月噗
latest #9
裴小沛
9 months ago
結果1月噗一句話都沒發就2月了,直接改成1、2月噗
裴小沛
9 months ago
一早起來看KAT-TUN解散的消息了,當初因為一些原因,從海賊旗的時候開始知道他們,一路看著他們聲勢浩大的正式出道、沉寂、再出發、沉寂、再出發...,真的說能跟著一路走過來的粉絲真的很能撐。
裴小沛
9 months ago
然後追KT消息時,最初被推坑是被推赤龜,但整個團我的主推卻是上田,從開始知道他們到現在,一直沒變過。然後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阿卡留學那時候,一直有KT內部有人還想要退出,還有三小團不合阿~三小團誰要退誰要加入其他團有的沒的一堆傳聞wwww

那時只覺得,KT就算有人要退,感覺不是上田就是KOKI,其他人應該都還蠻穩的,結果誰知道上田居然留到最後
立即下載
裴小沛
8 months ago
想想還是來這邊發好了,不然怕影響RP
裴小沛
8 months ago
紀錄一些比較不客觀的心得。

首先就和我在另一噗說的,三局氛圍中最喜歡海巡的氛圍,那種不可言說的羈絆感,相較於另外兩局來說,自己的體感上差距很大。因為自己是到第三周才開始看海巡,在這之前都是看中央為主,一轉過來的感受真的差很多。

記得轉過來後有一天有追車案件,傑輝(A+)頭車,後面應該至少跟3台一起追,途中應該出現2~3次頭車撞到東西甚至翻車無法繼續追擊,甚至遺失目標車輛的情況,基本上都可以在5~30秒之內,由其他人繼續追上,最終成功抓到人。

在那當下真的有夢迴不治1,警察陣容最完整的情況下,追捕犯人的感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主要跟犯人車後的通常只有兩台車,其他車輛則是從周邊道路進行包抄,即便視野丟失,也能很快從周圍包抄的警察單位中,得到最新訊息。
裴小沛
8 months ago
期間無線電中,也只有主追車輛報位的聲音,沒人下其他命令,但其他人卻默默地配合主導車輛的行動,做出先一步去繞周邊可能逃脫的路口,這種默契感真的很難想像,是才磨合兩周而已的新隊伍能做得出來的。
裴小沛
8 months ago
RP短時間內應該沒時間補,不過大概想釐清的部分都釐清的差不多。

主看海巡,前期看阿丹,阿丹鬼轉鬼島後改看鋪許,鋪許調到SWAT之後看嗨嗨。看到幾個地方覺得可以特別寫出來想一想的。

第一個就是前面講的,追車的問題,這點阿丹回來後也有念過其他分局只會跟著犯人屁股追,不懂得從小地圖去看其他同仁的GPS,繞鄰近的路進行包抄。

再來是案件討論檢討的部分,事前討論可能發生狀況,以及事後馬上檢討,效果是真的有差,雖然辦案過程沒辦法控制所有人的行為,但至少團隊中的所有人會知道,該任務的"目的"為何,有無絕對不能去做的事情,碰到抉擇時那些選項是優先要選擇的,這樣的情況下,就算行為有所偏離,但也還在能又容忍的範圍內。而事後馬上檢討,所有人的記憶也還在,任務中不合理、能改善的地方也能加強記憶及時改正。
裴小沛
8 months ago
然後是調到SAWT這件事情,當時看比爾,中之能感覺得出來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調部門這件事情,沒記錯有說過,他想把比爾這個角色,和整個局的關聯拉的更緊密,但一旦過去SWAT,就意味著放棄之前很多人際之間的東西。

之後調到SWAT後,如果有認真追比爾這個角色的人,應該不難發現,比爾保持沉默的時間變很多,(當然不排除是中之懶得說話)這個情況一直到2/16那天三個人回海巡之後,在海巡和本來的同仁聊天時,才突然有種"這才是原來的比爾"的想法浮出來,也是那時候才終於有種"就算他們離開,但他們和海巡之間的羈絆依舊斷不了"的釋懷感出現,不然在那之前我真的超糾結離開的三個人和海巡之間的關係。
裴小沛
8 months ago
最後就是2/23的劫囚事件,歪頭在事後說大概下面意思的言論
「雖然我們是在做我們覺得對的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確實舉起武器,對著我們的戰友們開槍了。所以我們做的事情,真的是對的嗎?」

而看其他人的視角,表達了一些想法,大概是這樣
「今天姑且不論他們攻擊我們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管我們到底知不知情,我只知道,他們在拿橡膠子彈,佯裝攻擊我們,實際上只打高層以及破胎的情控下,而我們卻對他們發射了實彈...」

其實兩邊都在內疚,但已經回不去的這種感覺,真的好帶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