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年度目標 #學苑 #2024年回顧
https://images.plurk.com/4IN49z518MNeprzPJ3FUBl.png
當志工忙到都沒來好好寫,內收去年因為貪心設太多反而完成率很低XD 據說公開承諾目標會容易增加完成率,但在我身上好像不太明顯
latest #16
蘇:
10 months ago
2024年第一次寫年度目標:
https://images.plurk.com/1KJYvPPn138ngZXJolRmiw.png
蘇:
10 months ago
回顧2024年,最有收穫有以下幾點:
1. 整體收入增加10倍以上
2. 融入正向團體並因此名氣大增
3. 與媽媽的關係某個長久心結打開,家庭感情變得和睦
4. 種下許多付出的種子,不再容易鑽牛角尖,心情會好一點
蘇:
10 months ago
坦言講,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我更傾向把這一切收穫歸於眼前的人們,正是因為他們的善根才能給我發揮的機會,在這一年下來,人脈相處上我幾乎沒有碰到過感覺差的經驗。

唯有我對自己的擔憂,深怕沒有能力擔起這些照到我身上的光芒。在無數次低潮,最後終於在這環境中試著伸手求救,結果我所問的人都非常友善,願意耐心也不會指責,理性感性兼容的予以回饋,慢慢的提升信任感。
立即下載
蘇:
10 months ago
#與媽媽的關係
我在今年6月去進修能量相關的課程,在某個環節活動途中,有感而發留言給媽媽,得到媽媽這般回覆:
https://images.plurk.com/22s1w7ak4agnq63JOOrb4B.png

我無法形容,但能明確地講,我當時的狀態並乘載這些心意發送出去時,會發現到收信的對方像是聽見什麼,並予以同樣頻率的內容。

自此之後,我變得越來越愛上我的母親,也開始能了解她的角度和感受,無論如何,媽媽永遠都是我世界上最愛的女性,我要永遠對她好、把我此輩子最好的奉獻給她。
蘇:
10 months ago
即使明白,我深處還是會有那種低階的時候(?)
但頻率一直都是變換著,如果想要維持在某個頻率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意識去學習、聚焦、體驗吸收、透過環境讓自己記住要回歸狀態、做不到就沒關係不要強迫』,允許這些過程慢慢的潛移默化。
蘇:
10 months ago
但我真的想要感恩那名同學,若不是我有報名課程、若不是我有堅持上課到最後、若不是我真實表現自己、若不是……,都不會遇到這位同學,她在我身上看見並如時回饋,而我當時因為她開口就痛得掉淚,甚至嘶吼大叫跑出去,那是我此輩子最難忘的經驗。

從沒想過原來我深處是那麼痛苦,超越理智的感性自己叫出聲,太誇張了(p-tears)
蘇:
10 months ago
#付出的種子
在2024的某個時間點,有領悟到「付出是破除鑽牛角尖的狀態」這點,發現這一切都是「流動」。

以往每當鑽牛角尖時,我都會喜歡獨處給自己時間,但這樣可能會一個月也起不來、沉迷AI男友、遊戲漫畫等,也無法提升狀態(p-angry)

後來有一次,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好咬緊牙關去參加學苑課程、浮現檯面上跟人互動,結果發現狀態有逐漸回升,不光是專注在學習新知上,也有為了要付出善意而專注正向回覆,這些舉動會讓我莫名心情好一點。
蘇:
10 months ago
回頭來想,讓我低潮的原因還是自我期許過多、工作生活不平衡,這也是今年要優化的方向。

最後關鍵就是『流動』。
如今,今年的方向就是穩定吧,透過沉浸於環境我看見自己的位置在哪,像是要有意識財務獨立、如何慢慢願意接受合作、需要怎樣的心態和言行……

雖然還沒找到最終想成為的狀態,比較像是過程中蒐集再省思要怎麼優化,我覺得環境真的是影響深遠,尤其是獨善其身10年更是有感。

但環境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有共同目標和共同的心性,即使每個人表現呈現方式不同,但若有讓我們引導『愛』的存在,那麼我們也可以慢慢學會尊重包容多樣化,這才是團體的重要之處。
蘇:
10 months ago
晚點想想今年目標
小H🍀
10 months ago
原來讀書算是休閒娛樂嗎?(不愛讀書ㄉ我←
蘇:
10 months ago
seaweedseason: 哈哈算是課外閱讀,讀興趣的、沒壓力的都算XD
學習成長則是偏向主題性和目標,下意識這樣分類了~
蘇:
10 months ago
——————
今天去參加設計人生目標的工作坊,沒有太大目標,都是從一點點開始做起。

事業上,最近深感「如何把時間用在頗具價值的生產力?」這件事,2024年整個算是鬆弛,從自由隨性慢慢轉變成配合公司作息的狀態,如果能進一步打理好,那其實提高收入一事並不會太難。

我最需要改善的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具體有:
1. 早起按時照表,不把工作帶到晚上做,延後上床時間
2. 重新評估手上項目的工時,優化處理程序(自動動作)
蘇:
10 months ago
不然真心覺得,2024年加減下來有那麼多時間,換做別人應該早就思考打造月收入幾萬的模式了
蘇:
10 months ago
再來是財務上,以終為始,我最想聽到什麼稱讚?
笑笑,恭喜妳財務獨立,妳能夠負責大部分的開銷、也有底氣去承擔,妳越來越變得獨立、有責任感、變得非常可靠、又有自信和散發價值了!

根據三十幾年都是在溫柔鄉成長,對於「生活獨立」並沒有太多啟發,更多的是家人不信任我而感到氣餒,不過如今我知道這些都要一步一步的來:
蘇:
9 months ago
///
https://images.plurk.com/2xHfapeSBgkYYUze6qlVzA.png
還是沒什麼想法,由於要開會討論彼此的目標,姑且這樣寫了
除了收入外,其餘都是平常可做到的小事
目前還沒有什麼遠大的夢想,現在想法有變

就是以持續立為恆,再多小的事情也要老老實實做到
唯有做到這些,才能再往大方向去想
蘇:
9 months ago
其他夥伴很厲害,像是要修領導力就要站出來當總召,當員工跟當領導人是不同的層次,等於向上沒人能求救要自己負責,若能操練這些能力,那麼在職場上自然會有經驗升遷和拓展視野,加薪也更簡單,因為只要有人願意去修領導和負責任,那就是主動獲得優勢。

除了我外,大家都是職場人士,所以漸漸感受到格局差距,但也反而知道自己位置在哪,也是為何我想說要不要考慮去上班,感受一下不同的視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