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2025
Only plurker's friends can respond
latest #79
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RHsvfFHpXY7kQQllVdO1E.jpg
看到三本599忍不住薪偷挑了起來(
從12/31都有每天看書,雖然有時是只看幾頁就關掉,但希望可以至少維持一個月的紀錄XD
至於今年的國際書展應該不會去了,上次書展跟上上次書展買的實體書都還沒看完,不想再塞東西進房間了TT

選書的murmur
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相較於「暴龍」(Tyrannosaurus)名字裡的「暴」(Tyranno)是「暴君」的意思,「特暴龍」(Tarbosaurus)的「特暴」(Tarbo)則是「恐怖」的意思,兩者都很適合稱呼生態系頂點的生物。
《古生物終極生存圖鑑》

只是突然想起小時候讀的翻譯都是霸王龍,想記錄一下XD
這本也是買很久沒在讀,因為不是很喜歡那些不知所以的插圖

讀到似鳥龍篇章,解釋鳥類翅膀最初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繁殖而不是飛翔,然後結尾說是「為了愛」。
我很喜歡讀自然科學類書籍時,那些學者大大方方用「愛」這個說詞來讓生物繁殖浪漫化,雖然現在提倡愛可以與性分開,但我也很喜歡這種大方承認性、繁殖就是生物一部分的態度(人類也是生物的一員),既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就不需要刻意掩蓋或感到害羞。
Linalin
10 months ago
曙奔龍的「曙」(Eo)是拉丁文「黎明」的意思,許多類群最早期的種類(或者認為是最早期的種類)皆以這個字命名。離題一下,知名的始祖鳥學名為「Archaeopteryx」,開頭的「Archaeo」跟「Eo」差不多,意味著「太古的」、「初始的」。只要記住幾個學名的意思,光看名字就能猜到那種動物在學者眼中是什麼樣子及其「定位」。
《古生物終極生存圖鑑》

單純記錄一下拉丁文。
立即下載
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讀到好有趣的部份:
鯨魚的崛起與板塊運動有關,版塊運動造成南極洲被孤立,孤立的大陸四週形成了沒有熱移動(流往其他緯度交換熱能的洋流),導致環流越來越冷,越來越冷的海水結冰後釋放出大量的鹽分,使得週遭的海水變成既冰冷又鹽分濃度及高的液體,高濃度液體比重比普通的水重,下沉後產生大規模的下降流,下降流捲起了底層的有機物,吸引以有機物為食的浮游生物,造就了鯨豚類演化成濾食性的生活方式,而濾食性的生物佔比在生物群中較為稀少,也讓鯨豚類在此領域中得以傲視群雄。

太有趣了
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Fw5cy3fD0SgxjfwMA4FPC.jpg
努力讀
看完古生物後來看些微相關連的這本:
https://images.plurk.com/5L5VWa3W9g4RqiKBQdDS0o.jpg
Linalin
10 months ago
你是這個世界唯一的存在。
就算在這個廣闊的宇宙某處存在著外星人,你也是這個宇宙唯一的存在。
你一生下來,就已經獨一無二。
不管付出多少努力,你也無法成為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你只會是你自己,也只能做你自己。
這麼一來,你就只會成為自己。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原本以為跟古生物那本一樣,是以生物學的角度去看待、人類處世的方法,傑果看起來更偏向心靈雞湯?!?!
Linali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kyD8MnRJ3kfESlq1jugXG.jpg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這本書真的有夠水wwwwww
怎麼水我想看上圖內容就懂了,怎麼有人敢把這種內容寫出來出書啦
我當初好像是看了什麼推薦還排行榜才買的,而且看目錄感覺好像會講很多生物相關,但其實都是心靈雞湯水內容wwww有夠雷wwwww
https://images.plurk.com/6opDq9ZiDbuqW9as4KmAHY.jpg

事實證明推薦跟排行版有87趴機率都是騙人吧
Linalin
10 months ago
看完上面那本後順便搜尋了一下作者避雷,接著來補完這本:
https://images.plurk.com/4zRI9tlLMbL4n12DemSI7n.jpg

買來時有稍微看過第一章,是很紮實的融合佛教與植物介紹的自然類書籍,也因此讀到一半覺得很累就沒讀了
Linalin
10 months ago
對於中東跟印度文化很有興趣(也一直想書寫或畫相關創作),買了不少相關書籍,但真正讀完的沒多少本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在這記錄一下博客來居然也要出閱讀器了批踢踢實業坊 - book居然還要出實體店面博客來 30 週年,公開首款彩色閱讀器 BooksPad、搭載元太電子紙
雖然知道有一群人對博客來沒好感(打壓書價之類的),但在這年頭從網路經營反向回去開發實體店面也是很有勇氣的行為⋯⋯吧?
啊沒事發現統一居然有信義區的土地,那真的是沒在怕隨便開都行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BRs1DzkhUaeysdrQmEPZe.jpg
《荒神》

主人20歲,侍女18歲,看起來就很有什麼(沒有
每次看宮部美幸的長篇都在站CP(
然而沒一次成的

在想要不要熬夜把這本看完,剛好看到故事展開的地方,感覺可以一氣呵成讀完
Linalin
9 months ago
看到第一章重逢的兄妹時,妹妹說她跟哥哥之間有不可任意透露的過去,我也以為是什麼畸戀(ㄍ
結果只是雙胞胎迷信(對不起我好污穢
Linalin
9 months ago
記錄一下,不太喜歡朱音這個角色,不知是無意還是刻意,每次這個角色出場就是在批判周遭的環境跟人事,頗有說教意味。
Linalin
9 months ago
因為人們的方便而創造,之後又加以捨棄。如今這被人遺忘之物覺醒,燃起怒火。
那怪物是人們的罪過。
《荒神》

一段適用在人類社會上很多現況都符合的描述。
因為可以,所以去做,很多事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進步的、限縮的,就像是各種武器發明的前身並不是為了戰爭,而是和平與進步,但所有事情都存在兩面性,造福的另一面也是禍害,不可能有百利無害之物。
Linalin
9 months ago
再記錄一下,劇情老套但依然有趣,不喜歡角色塑造,尤其特別強調雙子的光影差異讓人感到生硬突兀。朱音的一切都是善良堅毅,而哥哥彈正卻是冷酷殘虐,還是其實冷酷與堅毅、朱音的善與彈正的惡也只不過是立場對調的一體兩面?
Linalin
9 months ago
把荒神看到尾聲了,我沒想到自己原來一開始的猜測是對的(
突然覺得真香
好想看哥哥的視角⋯⋯哥哥這個角色創作出來感覺只是為了襯托妹妹的存在,雖然說哥哥感覺更像影子,但要比喻的話,有光照射物體才會產生影子,哥哥是為了妹妹而存在的話,哥哥才是那個照射出來為了產生影子的一切吧。

宮部美幸的台譯本結尾都會附上別人(類似推薦人)的書評?解析?覺得這次的評論有點寫得不錯,他寫兄妹倆就像是陰陽太極,為了互補彼此的存在,是彼此的半身,在憎恨之中仍然互親互愛,最後也再度合而為一了。

但這樣的評論感覺又把故事中對兄妹的描述抬舉太高,哥哥出現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的少,前五章根本就只是個名字,只有名字什麼都沒有的存在。
Linali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朱音也有自述其身就像個默默的「存在」,平淡的活著三十幾年,只為了一個自己從來不知道的使命,就像一口佇立在荒寺的鐘樓,只為了使命而渡過漫長歲月,在最後一刻歸為塵土。
我看到結尾後覺得好諷刺,感覺這兄妹倆也像是這個故事的工具人,默默的存在於故事的其中一小角,最後才發現他們的功用,然後使用完畢後就結束了一切。

對這本書的感想不上不下,好看歸好看,但到底是在說什麼呢?是反戰嗎?是提倡同胞融合嗎?還是只是在說禁忌?人與自然的禁忌、國與國的禁忌、以及倫理禁忌?

要說好看嗎⋯⋯但看完感覺又有點空虛,感覺有很多都沒有解釋完畢。
Linali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想看朱音在16歲與兄長分別時,到底經歷了什麼糾葛,才會讓她在知道自己的使命後能夠說出這就是我跟哥哥的命運、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孽。也想知道彈正到底對朱音是抱持著何種心思,他真的就像朱音說的已經泯滅人性了嗎?但是當有危險時⋯⋯彈正仍然主動保護了朱音,我怎麼看彈正都不應該是這樣空洞的角色,但故事裡只展現了他殘酷、墮落的一面便結束了。

所以我才說看完很空虛,感覺我只讀到了人物的皮,但底下的血肉卻不知何蹤。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週六補班但是很多人都沒來上班,所以我現在在薪偷看書

現在在看《詭畫》,因為文筆淺白所以從昨天到現在看了一個多小時,差不多已看完七成。(上一本作品也有看,不過是讀日文版的所以看了比較久,這種淺白但劇情出勝的作品很適合作為外文讀物學習)
跟上次探討房間格局的方式不同,這次作者用了四個章節(目前看到第三章),每個章節都是從不同人物的角度跟繪畫,去講述同一個事件。

讀到第三章時出現一位起初被眾人評判「不那麼喜歡、自以為是」的老師,結果故事繼續走下去,出現了另一位用不同角度跟讀者說明這位老師對他的影響的角色。
Linalin
9 months ago
我滿喜歡這種用別人的角度去講述一個角色的方式(其他創作也常出現這種手法),因為講述者本身帶有的喜好跟性格不同,說出來的看法也就會不同,儘管只是用對話在敘述角色,但一路積累下來,角色性格就在這些不同人的對話中豐富了起來。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對講機〉(收錄於《如果我的腦袋正常的話》)

沒想到乙一也會寫這種感人的類紀實小說,撇開神秘的對講機聲音,就是一篇記錄311海嘯後,倖存者從絕望到重生的過程,中間說到當父親能夠聽到去世孩子聲音時,他突然恢復振作,開始正常生活,但那樣的正常只是表面,一個用幻聽去支撐的表皮,當幻聽跟他說:「爸爸,來我這邊。」時,父親不假思索的上吊了。

如果自殺成功了,大概會有人這麼說吧:
「看到他漸漸振作起來,我還以為已經不用擔心了,沒想到……。」

還好他沒有成功,最後遇上了同樣是海嘯倖存者的女性,在對方的包容與扶持下重組了新家庭。
Linalin
9 months ago
裡面我喜歡的一段有:
1.小秋發現了男主角自殺未遂的痕跡,默默的遞給他一塊巧克力,兩人因此成為朋友。在相處過程中,小秋得知男主角也是倖存者,她對他說:「請不要死。」以及「我的父母也在海嘯中消失了。」
非常簡短的對話,但在我的想像中,小秋這時候就已經把男主角當作一個慰藉了,在這孓然孤獨的一世,能夠找到另一個與自己有共同記憶、能夠述說那段過去的人,就只剩下對方了,如果連這樣的存在都消失該會有多絕望?
2.當兩人結婚後,不幸發生了火災燒毀了房屋,小秋想要衝進火場拿回男主角孩子的對講機,但男主角抓住小秋的手說:「這樣就夠了。」
看著熊熊烈火再次帶走他的孩子,男主角在心中默默念想:因為他是陽世的人,所以他站在這裡。

悲傷不會隨時間沖淡,但時間能夠讓人心更加強韌、有彈性,總有一天會讓人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傷口共處。
Linali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順提之前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打開書櫃,就算只看幾秒也好,偶爾抱持著都打開了就看一下的心態,久了之後閱讀時間就真的拉長了。
https://images.plurk.com/1Xg2PIVZoJG5rSo4aPKdHK.jpg
https://images.plurk.com/41KvvWFyN98V09yGOJhe77.jpg
雖然還沒恢復到全盛時期的專注度,但比之前完全看不下去的狀態來說要好太多了w
目前為止已讀完六本書
https://images.plurk.com/35MoxBtUqnt3BdOgrIbUaC.jpg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孩子你要知道,這些人骨都是你自己的!每個骨骸過去都曾是你夢想、幻象及欲望的巢窩。這當中沒有一個是別人的骸骨。全部,無一例外,這些全都是你無數前世的骨骸。」
《幽冥》,小泉八雲
Linalin
9 months ago
Linalin
9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QwhpPXnngmIun1iRh1Egt.jpg https://images.plurk.com/3kTg0bEQdVzFyVJeK75rsV.jpg https://images.plurk.com/Lm4qfjm1jzzsGyPZ0ZjjS.jpg
來看一本我沒辦法在學校打開的書(
Linalin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pjTVs8HTDw44zb0FZuih7.jpg
《毒物特種》
超毒毛毛蟲!!
Linali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蚊子是世上殺人最多的昆蟲,如果把蚊子滅絕會發生什麼事?

《毒特物種》:
現在才發現上一篇打錯書名

事實上,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曾經詢問過一些科學家:如果我們把蚊子給滅絕了,會有什麼後果?有些科學家覺得沒有多少改變,不過其他科學家則指出,如果沒有了蚊子,掠食壓力一定會轉嫁到其他昆蟲身上,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在水域生態系中,孑孓占了生物質量的很大部分,是溼地生態系的一分子。雖然對絕大多數的物種而言,孑孓並非唯一的獵物,但是經常以孑孓與蚊子為食物的魚類、蛙類和蝙蝠來說,那麼多食物消失了,肯定會有感覺。同樣地,依靠蚊子傳粉的植物,就算沒有因此滅絕,繁殖也會受到限制。
Linalin
8 months ago
去年也有讀到,其實令人類厭惡的蠅類是僅次於蜂類的第二大綬粉生物,如果光從人類角度去理解生物,就只能得到片面的資訊。
Linalin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8MZDGt5yidop8QzAO1Tmo.jpg
Linalin
8 months ago
《毒特物種》

當我以為可以看到一堆有毒生物介紹時,作者突然來一大章都在講免疫反應跟抗毒劑的研製方法
太難了作者你封面用那麼可愛的動物圖結果要我看醫研的東西,太難了
Linalin
8 months ago
我買了一本叫做O孃的書,原本是看上介紹寫了情色文學精典70週年這簡短幾個字,想說一本情色小說可以持續70年還被推上來宣傳,一定有驚奇之處。
小說介紹也說了,這是圍繞在一位O孃被他的愛人控制的故事,我對BDSM不是很熟,但大概就是類似主僕關係吧,O孃不會抵抗愛人的過份要求(像是強迫她跟其他男人性交,完全交出身體自主權等等),最後寫上這種放棄自主權的愛也是某個面向的愛。

首先我看了第一頁,我不知道是否原文就這樣,還是(電子書)中文排版出問題,所有的段落都黏在一大串裏,點開第一頁就是滿滿豪無焦點的文字內容。
再來看了幾段劇情,很快就描述到O孃被愛人控制,帶到陌生的環境任由人掌控,並且跟她說在這裡她將完全不屬於自己,她不能拒絕任何人、必須服從。

我看了極度不適,所以就關閉文檔了
Linalin
8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最近還有追一個匿名分享Dom經驗的帳號,從她透露出來的文字訊息來看,她很年輕就在當dom,而她其中一個sub,依描述來看應該是比她高大很多的成年男性。
她分享那位sub因為情緒問題而有服藥習慣,某天情緒失控拿了字典狠狠砸了她,她才意識到即使她是dom,在生理上那位sub還是壓倒性的勝過她。
接著她的同伴們前來協助穩定場面,在檢討會上,她寫了有人在會議上說:dom請管好你們的sub!

我看到這就很困惑,沒辦法完全理解他們的生態,所謂的「管好」又是管到什麼程度呢?去掌控一個人的心智嗎?而這件事是一個毫無相關專業的人可以去做的嗎?(我指的是心理治療方面的專業)
Linalin
8 months ago
人類與血液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光是在《聖經》中,「血液」這個詞大約就出現了四百次。古代希伯來人認為血是生命的液體,屬於創世主,因此嚴禁吃血(動物要放血乾淨之後才能吃)。生命與血液的關連,使得血液成為一種恰如其分的祭祀品,就連經血也需要淨化。
──《毒特物種》

想到吸血鬼=邪惡跟女性經期=汙穢的事
Linalin
8 months ago
科學家把吸血鬼這類生物稱為食血動物(hematophagous animals)。食血是地球上最特殊的食性,能夠分泌毒液的動物中,食血的寄生物也是最特殊的一群。所有的食血動物都會分泌毒液。為了吸取宿主珍貴的體液,牠們必須產生一類特殊的毒素,好幫助吸血。
Linalin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iqwCxrm9nPUVOIfUyuxs7.jpg
這故事也太邪惡了吧
Linali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o3JSqIZLcxk7BmaWjRAzm.jpg
メモ一下我要買這本
Linalin
7 months ago
一早薪偷讀一下這本:
https://images.plurk.com/6zBUxewYzYyka8JPBDdSrA.jpg
https://images.plurk.com/qELcAwf7v1STmZB4VDa10.jpg
第一篇隨筆就有點震撼(?),原來ジャガイモ不等於馬鈴薯嗎
Linalin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HGHZ16MsSWB28ueRQjPU4.jpg
還在ジャガイモ。
小結論是,日本用語如果用片假名,就繼續使用片假名,不要刻意找中國用語代替,真要用漢字來表達ジャガイモ的話,也應該要寫成爪哇薯、爪哇芋才是正確的。
Linalin
7 months ago
我!終於!剩10多頁就可以把毒特物種看完了
這真是我這一兩年來看過最硬的休閒類自然科學書籍,滿滿的生物化學式,有時候一段100字可以重複看十幾分鐘,我都不知道我在看什麼
Linalin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tXA2rcmOC2pYSNM7rQO0.jpg
看這本。
Linalin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o9dkGXJJj8eFFxO8vVyKx.jpg
「他們饒你一命,但是卻奪走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一切。」
Linalin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Atgxri6mJqbQXOXmyn9s.jpg
「無鹽嫫母」
真的是只有老書才會有這種翻譯,現在的翻譯越來越白話且像翻譯機稍微潤稿過後就丟出來編輯一樣。
Linalin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Pepz4UQKIXAsDYummDNmp.jpg
覺得職業作家厲害之處,就在只需要短短一兩百字就能把人像立體化。
Linalin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stzOOJjUbBReT1wYc0SEk.jpg
來當試務人員。
這篇也滿不錯的,一開始以為是正義小伙子要揭露漏網之魚,結果對話下去越來越感到不對勁。
兩人的對話很像平庸之惡vs天生邪惡,一個是囿於現實向下沈淪,一個卻是——用書裡的話來說,他找到了自己的鑰匙,打開了那道鎖。
Linalin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TJ6VyWuaI3Qtz4ooauElS.jpg https://images.plurk.com/7skJzfDZlNJjXNPvZoKHmB.jpg
https://images.plurk.com/53oUBpox3WvdwVkf9Fh7Px.jpg
《詭圖》

1893年的反智代表(還留下了歷史證據)
Linalin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HbVe38QWsnPEYTRvm7yRj.jpg
7點起來當教甄試務,看這本打發時間
Linalin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82HKXfi4DsnTT7aRuNUOE.jpg
《大文豪的異次元劇場》

很喜歡第七夜,最後那句「即使不知道船會駛去哪,也應該留在船上」讀起來讓人很感慨。
即使不知道生命會如何走下去,也應該繼續活著。
即使不知道國家的未來會如何,也應該留在這裡。
Linalin
5 months ago
為什麼谷崎潤一郎的文筆讀起來那麼色🤣
不是官能,就是讀起來充滿暗示性跟曖昧的語氣w
Linalin
4 months ago
《首先把牛做成球。》
出版社打著「令和的星新一」、然後評語也寫的確很星新一,所以就買了。
但看了第一篇〈首先把牛做成球〉,確實有星新一那種無厘頭的怪誕風格,但並沒有往常的反轉劇情,感覺是用很平實的語氣在描述一段荒謬的故事而已。

希望接著看下去能夠看到更多有趣的點,不然我覺得這種宣傳法有點汙辱星新一。
Linalin
2 months ago
立陶宛的民間故事wwwwww
https://images.plurk.com/7EVzd0aX63qArqRwAEgMjV.jpg
Linalin
2 months ago
《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
還滿好看的,尤其是說到在陽台跳躍的紅衣女子那段總有種莫名的毛骨悚然感。
故事類型跟《殘穢》很類似,同樣是不知名的存在、沒有理由的糾纏、只要進到某個領域就會被汙染。
至於有些人評論說寫得不明不白沒頭沒尾,我覺得這就是這種日式怪談的風格(也可以當作是類克蘇魯的風格?不明說才能營造無法抵抗的恐懼與不安)。
的確如果不常看這種故事類型的可能會一頭霧水,但如果是本來就很熱愛,像我幾乎把全部的新耳袋都看過的,其實只要點出一點細節大概就知道是在暗示哪種存在了。

說到新耳袋的故事也很奇妙,因為看完了十本新耳袋,後來類似的99怪談也看了不少本,發現的確某些區域特別容易出現某種異常,該說是巧合?文化遺留?還是真的有怪異呢?
Linalin
2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qnDvfyCMTQRmWkuZZs4Jx.jpg
《惶然錄》
Linalin
2 months ago
Linalin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Memo一下想要這套書TT
21世紀的環境課:生物地理學、入侵物種、火、人口學、都市計劃、冷戰(牛津非常短講 III)|讀書共和國網...

遊隼:自然文學經典,追隨幻影的詩意凝視|讀書共和...
好想看ㄚㄚㄚㄚ,看書太慢TT 不過最近在看勤儉魔法師指南看得很開心,難得又有我喜歡的奇幻文學了TTTT
Linalin
2 months ago
《首先把牛做成球。》
看了第二篇〈姓田中的犯罪者特別多〉
怎麼會有如此無聊的作品還冠上星新一之名,比牛球那篇更讓我生氣了
Linalin
2 months ago
《故事生成界》
大前提:法國故事,類似美女與野獸,三女兒出於某些原因被父親嫁給非人類。
https://images.plurk.com/4jK6jRS4FpGq5OAnsUHFZi.jpg

三女兒講話太直白我要笑死wwwwwww
Linalin
2 months ago
順提我今天也努力多看了一篇首先把牛做成球,看完第三篇氣到去博客來給兩星評價,拿星新一打廣告真的是汙辱星新一。
Linalin
2 months ago
回來那個類似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後面也好好笑,姐姐們看到三妹跟惡魔做了各種不可描述的舒服的事,然後又住在很漂亮的地方,馬上氣急攻心衝了過去。

然後踩到剛剛丟掉的刺蝟皮(
更生氣了
Linalin
1 months ago
大概五六年前(不可考)開始試用電子書,因為很喜歡商周出版的書還特別找了一下,但那時出版社還沒有電子書化計畫,剛偶然在找小說時發現商周今年陸續電子書化了好多經典小說,馬上放入購物車TTTT
Linalin
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2QXMzbdtaybpBV7Kwj5TI.jpg
《自由的窄廊》
存起來待讀。
對我來說,考國考得到最大的益處之一就是開始喜歡讀政治學相關的書,以前也會沾一下,但更多是喜歡去讀歷史,現在比較會享受裡面在探討人類社會演變的過程,讀這些我覺得也有助於穩定心神(?)
常看到不少人會因為時事而感到內心動盪,但如果多讀這些書就會發現很多事就是不斷地輪迴,而且幾乎毫無例外的會重蹈覆徹,因為人類的演進就是如此,這也是讓我實實在在意識到知識是力量的一件事,不是去做什麼的力量,而是穩定自己內心的能量,因為看過太多書上的案例跟探討,反而就不害怕了。
Linali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哈爾賽博士的犧牲奉獻特別引人注目,他將高明醫術與全部心力,投注到許多人因危險或明顯毫無希望而避開的案例上。一個月內,這位無所畏懼的院長就成了知名英雄,不過他似乎沒察覺到自己的名氣,同時努力不讓自己因疲勞與精神倦怠而倒下。衛斯特不禁對他敵人的剛毅性格感到敬佩,但也由於這點,他更篤定要向對方證明自己的驚人學說。──〈瘟疫惡魔〉,H.P. Lovecraft

只是想記錄自己很喜歡這種良性競爭,儘管自己的願望被對方阻撓,但仍然能夠以理性 雖然在克蘇魯裡說理性好像有點可笑 角度去評判對方的行為,進而油然生起敬佩,同時反饋諸己必須精進自身來打敗對方、令對方折服。

滿多人都是:這個人阻撓我等於這個人針對我等於我要討厭他的全部,而去否定一個人,甚至試圖毀滅對方,這種要說是「競爭」我都覺得是對這名詞的污辱。
Linalin
1 months ago
洛夫克拉夫特寫喪屍題材也是很有趣耶,不注重在寫喪屍的行為與外徵,而是寫創造的過程,以及喪屍造成的恐怖傷亡,他的敘事方式一直有種強壓癲狂下的理性冷靜,讀起來有點僵硬無感情,但其實都在爆發的邊緣,我很喜歡這種危險的感覺。

近期滿多檢討古人是否符合DEI,進而去取消對方的作品,洛夫克拉夫特也有因其為極端種族主義者而被提到,但這麼好看的作品要我放棄真的是......

為什麼都要取消,就不能在原著前面或後面備註不符合DEI的部份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嗎
Linalin
3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jXQWus4rN8XtkF7Er78Tu.jpg
昨天買今天讀完,覺得要增加一點閱讀成就感(?)的話就要選對題材跟難易度,這本讀起來的感覺很適合當作國中生課外讀物(???)
不難看但劇情簡單明瞭,要說毫無懸疑好像有點太過頭了,大概就一成的懸疑感⋯⋯吧。
還有壞人死的靜悄悄的讓人很不爽,就醬。
Linalin
3 weeks ago
《影踏亭怪談》
看了前兩篇感覺還不錯,作者有民俗學背景,小說內容也巧妙融合了民俗學內容、靈異及懸疑,以前就是因為很著迷日本的民俗學,為了看更多民俗學的東西才學日文的,很喜歡民俗學用統計跟科學的方式去研究民間傳說及一些靈異故事,看過日本的書之後也有嘗試看台灣的,但我實在沒有很喜歡某台灣權威的寫作方式,日本的都是偏向記錄統整再歸納可能原因,但那位權威就會加上私人的判斷與信仰方式去解讀那些資料,在閱讀的過程還要小心不被他的解釋給誤導,讀起來其實很厭煩。

結果說了一堆跟書沒有關係的東西
Linalin
3 weeks ago
最近很常在脆上滑到讀書心得,看到有人在推《人間流放者》,不得不再出來說一下我對這本的心得:
https://images.plurk.com/Cf0gm8CC6YehTxjiNoJJE.jpg https://images.plurk.com/77YdqrBiAYgCV3cTo9Tn4z.jpg https://images.plurk.com/3ObFxaNBzvWnAjv1WfH61l.jpg

讀書久了大概知道自己會不喜歡什麼題材而去避免購入,但這本大概是我近年來少數踩雷到印象深刻的一本。
就是那麼讓人厭惡
Linalin
2 weeks ago
記錄一下看完乙一的《白井小姐》,是很典型的連鎖信怪談,不難看,但不覺得乙一寫這個故事有什麼意義,沒有多少創新突破,故事劇情也很平凡,最後結局更是沒有驚人反轉,更該說這本不難看,但由乙一寫出來就讓人不解,甚至有種不應該的感覺⋯⋯。
Linalin
2 weeks ago
算了一下撇除漫畫,我今年才看完18本書(加上紙本可能超過20,但我忘了紀錄),比我預估的還少TT 年末來加緊趕工一下好了,想要至少月平均兩本。
Linalin
1 weeks ago
《如無頭作祟之物》
很喜歡三津田的作品,跟年輕一輩的作家相比,可以看出作者藏在文筆裡的廣博學識,之前讀百蛇堂還不明顯,但如無頭作祟之物其中就大量寫到戰後文學發展及作家、當時民俗信仰與現代的衝突感,將這些背景知識巧妙融合在作品中。
而且推理機關也是縝密合理,現代新人的推理作品不是不好看,但就是少了過去那種如蛛絲般糾纏細密的機關設計。

剛才發現這本書是刀城言耶系列的其中一本,看來之後可以把這系列都買回來看
Linalin
1 weeks ago
剛發現他也是個很厲害的作家,連續寫作將近30年,一直到今年都還有更新作品,能夠兼顧量產跟品質真的很了不起。
Linalin
3 days ago
《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
看到推薦寫民俗恐怖新銳,就不疑有他的買了兩本系列作,依出版時序先看了這本,目前看到第二章感覺劇情平平沒有特別亮眼之處,但不知為何裡面的男性描寫讓我有點不舒服,尤其是主角的行動跟說話方式讓人異常感到煩躁 在想那股不舒服是不是直男臭 我一直以為作者是男的,結果居然是女性作家⋯⋯

還有隱約透漏出來的賣弄主人跟青少年僕人特殊情誼的味道也讓我不太舒服,不喜歡未成年+主僕這種關係。
Linalin
3 days ago
ㄚ想到,男主角那種討人厭的味道具象來說,就好像一直在重複他很溫柔、很紳士,是優雅的名門望族,但又會說因為我是某某狂熱份子,所以就算你說不行,我也要去做喔,因為我是不受禮教束縛的狂熱份子啊(然後描述還要說他溫柔且堅定)。

⋯⋯自己說完這段後突然更討厭男主角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