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奇美博物館
不知道會不會有動力寫一點紀錄但總之發個噗
https://images.plurk.com/49uyQzbhWY9Nw7rRWhjqak.jpg https://images.plurk.com/ZhMoOVxPD0U8kCrxclTON.jpg
到底怎麼可以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都這麼不知所云←
latest #35
除了動物標本那廳都逛完了

所以事實證明不是我逛美術館很慢
是英文說明牌拖累了我的速度(!)(或者是普通的中文我看很快)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去看的是特展&常設展
特展的話現在是在展16、17世紀的尼德蘭
我最喜歡...........

雖然歐洲遊記一直沒補但我去荷蘭的時候幾乎是一天一館......我最喜歡........(對)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這次稍微試著改成用手寫一點筆記+拍照
不然之前都拍一堆好像也不一定會看
手寫的話至少寫完就有印象ㄌ...雖然日後翻找會比較麻煩就是了(所以現在正在這噗努力←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前陣子在填行事曆深感自己許久沒好好寫字字變好醜wwwwwww
立即下載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當年因為會怕所以沒去修 教授(好久沒用這個表符代表他草)的博物館學

不過多少 大概 在他之前的課 還有我那時候撐不下去就二退的藝術人類學() 都多少對策展的面向有留下一點點印象

很喜歡比較近代的策展會把科學檢測&修復過程也變成展覽的一部分這點 在海牙那個名字現在一下子想不起來也有
奇美現在的這個特展也放了滿多篇幅在介紹相關知識的 常設展也有一部分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iEagtlom8BCiWOhJ7MmO5.jpg
一進去不久就會看到一張邊框被荷蘭各城市包圍的圖 只拍了這部分是因為Utrecht很高的那根那個教堂我有印象欸超酷酷的(喔)

(雖然現在對Utrecht的印象主要還是那天多特官方傳了一支超長的媽口回顧影片然後我直接在運河邊變成最脆弱ㄉ球迷還一邊跟朋友講電話一邊哽咽真是嚇死荷蘭路人)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3bQHE1LzczTPUEFFgfONe.jpg
有中文看真好&那時候在荷蘭看到這個名字我腦裡都自己把他翻譯成橘子先生(好過分)

https://images.plurk.com/5OfTiSGbFHPUcmxow928qo.jpg
這個拍下來紀錄用純粹是因為拿來比對的那幅我對它有印象(在荷蘭)←
主要是那個 來自四大洲的人物帶著禮物&左邊都有海神用他的小夥伴來晉見(?)的部分
然後奇美這張中間的太陽神是象徵君權
荷蘭國美的是查爾斯五世本人登基

但我現在看這照片也太糊了吧為什麼不拍兩張啊搜拉!!!
Rijks的是這幅 奇美的只能繼續讓他模糊下去
1568橘子先生革命
→16世紀荷蘭的經貿地位讓中產階級興起 貴族之外的群體有了更多餘裕去享受藝術
+16世紀斯多噶學派的思想影響(充實自己的知識層面也是一種美德、才能貼近上帝)
所以有了kunstliefhebber這個群體
翻譯應該是藝術鑑賞還收藏家之類的

總之就是那個時代的荷蘭中產階級也開始消費藝術品 沒記錯的話
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肖像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當時的荷蘭畫家也是採行公會制(這個最早應該是佛羅倫斯14...世紀?左右開始的吧 逛完藝術學院留下的印象是這樣?)(?)

根據St. Luke公會的記載好像是
畫家必須要在公會登記才能進行販售、收徒、工坊運行......等等
然後工坊裡會有一個apprentice→journeymen→master的升等過程
然後畫作會是集體的創作 助手可能幫忙畫畫背景或靜物之類的 學徒等級有時候只能在旁邊練基本功甚至是磨顏料
且只有master有落款的權力
也因為這樣其實滿多畫作的作者紀錄會是寫〇〇工坊而不是單一的名字 因為有時候就真的不是那個master畫的←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而工坊除了接受委託之外也會預先製好商品進行販售 來填補營運需要的成本
展覽有提到的兩幅在荷蘭國美(Rijks)的相關畫作是 The QuackInterior of a Book and Art Store
兩幅都有畫到當時工坊生產畫作後進行販售的模樣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總之就是當時的工坊必須要有複製熱銷圖像(image)的能力
所以會看到類似圖像、主題被再製&生產
而複製品的細節也會做出變化和修正來吸引賣家不至於讓每個人都買到同一幅
所以它是個有限度的創新
同時工坊在生產的時候也就不會完全去複製底稿/草稿 會每次每次進行小範圍的修正
像是改改背景的花草動物樹木河流這樣

我個人寫下的筆記大概就是 反映ㄌ荷蘭當時的資本主義/中產階級的消費模式 這樣 大概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展覽掛出來的例子是聖母像
一個從中世紀就開始被消費的題材
https://images.plurk.com/1cbK4xxy1Tucwm5bMs2XUt.jpg https://images.plurk.com/6njrdwKMy8wiH7s7OYP4p6.jpg

然後這邊有展出在檢測過程的發現 很好看(!)
https://images.plurk.com/WFGEASjnymEPnU3EtlKsg.jpg
可以看出繪畫過程對底稿做了哪些更多之類的 還有負責不同部分的畫家分工

說到風景我自己覺得很有趣的還有一點是 忘了在哪裡看來的
總之就是雖然這些題材會一直被反覆繪製 但畫家時代&出身/活躍地區不同 其實都會反映在他們繪製的背景上
就比方說annunciation這個主題雖然前景都會是加百列手握百合去跟聖母告知她懷孕的消息 但聖母所在的室內裝潢風格、擺飾 或是室外的草(?)都不太一樣 可以看出一些時代背景的線索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也有展示草稿是怎麼轉移到畫作上的
主要是三個方式
1. 描圖法(tracing):用尖頭、堅硬的工具把草稿的線刻上畫板
2. 印花轉印(pouncing):在草稿紙上戳洞然後用裝了碳粉的網袋拍打 碳粉就會透過草稿紙的洞沾到畫布上 再把那些洞連接起來就會變成底稿的線
3. 分格(squaring):在草稿紙上分格之後再在畫布上的格子對應位置畫上底稿 這個做法的好處是可以等比例縮放

這邊還有弄一個分格法的互動嘗試區塊
有準備紙張給參觀者自己畫畫看
但我是沒試啦XDD
完蛋我發現手寫跟手機拍照並行的話會搞不清楚先後順序wwwwwwwwww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一些在歐洲看很多了回這邊繼續看的東西()
https://images.plurk.com/6es22pzxfJHz0igaxlw0u8.jpg https://images.plurk.com/3XWBgjAlWIleYrGy6nLkyg.jpg
他有講到底稿透出來的部分就滿有趣

https://images.plurk.com/1B8xVl4xM07nCF50NOvE0z.jpg https://images.plurk.com/WFV7wLwEVBE9V4HrGK2D0.jpg
雖然這邊沒有明說但拿百合跟拿寶劍的天使我會擅自認為他們是加百列跟米迦勒......

https://images.plurk.com/2mG96S8cZ1XOGoW5fLuAMX.jpg
然後這個有講到木板拼接就很有趣!!XDD 沒記錯這幅的展覽方式是吊在壓克力夾層裡 背面也是透明的可以看到拼接的部分
後面也有展木頭拼接的不同方式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應該是這附近也有提到17世紀之後
畫作開始從木板基底轉變成以畫布做底居多
後面也有提到木板畫的檢測 放到這裡一起貼
https://images.plurk.com/5JTqt7J5wfSyzrd9gv5imo.jpg

至於使用畫布的過程會有一個
畫布(底)→打底塗層(均勻畫布質感)→底稿→素描色(統一畫作色調)→顏料層(實際打底繪製)→凡尼斯漆(保護顏料)
的分層
這個...我大一下通識的油畫課講過...!(!
不過那時候老師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好像就跳過素描色的部分 直接鉛筆底稿→顏料
然後畫布本身也是已經塗過打底層的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市售的都會先處理好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後面的區塊在介紹當時荷蘭不同的繪畫主題
主要是16世紀宗教改革過後
新教徒為主的尼德蘭(尤其是北部/低地)相較歐洲其他地區 宗教繪畫的地位比較早受到挑戰
反正就是喀爾文教派覺得宗教生活應該要簡樸自律還啥的畫那些真的能榮耀上帝嗎(還啥的?)
加上獨立之後政策上相對宗教自由

所以尼德蘭地區比歐洲其他地區都還早開始擴張畫作的主題
尤其是市民風俗畫 而且當中經常會包含道德警世的元素
https://images.plurk.com/4Uoh7fTsAjLDk4ORH9VAV6.jpg https://images.plurk.com/6b4ZZoO7oznLcJ11lWHf7E.jpg
比方說我們的(誰的?)斯汀!!!!(!

雖然但是我那天一邊逛一邊在想奇美集團到底是什麼可疑的有錢人XDDDDDDD(幹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隨著科學發展、貿易盛行、還有地理大發現的過程
靜物畫的地位也開始上升
幾個常見種類之一包括花卉作品
然後畫家就會開始在裡面偷渡一些警世要素 像是枯葉跟過熟腐爛的水果象徵歲月如梭、人世虛空......等等
也有些會直接把死物畫出來

那個時期也開始出現繪製教堂內部 以及信眾的圖
而且構圖通常除了透視很猛之外(?)也都會透過信眾&高聳建築的大小對比去強調神性之前人類的渺小

或是一些看醫生遊戲的主題裡會去諷刺當時的庸醫
常見的題材就是尿液檢查(這個檢查法好像是曾經在法國盛行不過到了那個時候的荷蘭還會看那個的幾乎都是江湖郎中這樣)
一些路過的畫
https://images.plurk.com/3i9GtLHvbdIbRfUD0g3N5e.jpg https://images.plurk.com/6NT8eUafFcIIV1dDqjIigv.jpg
https://images.plurk.com/1B4ixiNGi2l4oLKE4eNgR0.jpg https://images.plurk.com/4cOvGNaTAji1q2wpaNtRT8.jpg
https://images.plurk.com/39bYNzlcfxIWDlbiIAjlfh.jpg https://images.plurk.com/5uQRs05DzQg3ygV0TlgRaB.jpg
(已經懶得想要講什麼)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然後是風景畫
起源是15世紀 到16世紀的時候開始發展出不同的類型 像是冬季地景之類的
在Flanders地區(荷蘭南部/現比利時)很受歡迎
而17世紀的時候成為了獨立的一個畫類

尤其常常以俯瞰的角度去繪製
另外就是畫作除了寫生之外 也會加入畫家的想像(神話題材)理想(嚮往)
所以有時候可能會亂入一些城堡啊遺跡之類的←這部分奇美的這個特展沒說就是了我在其他地方看來ㄉ
(然後我薄弱的印象是還有一個畫類是摻揉想像元素的遺跡 但我不太確定這個跟風景畫的發展有沒有關係不過這邊的常設展也有一幅)
https://images.plurk.com/3SwOgJ6C398EPA8P9Z1TLL.jpg https://images.plurk.com/2IeexMuDJbdoKaEMAhHEO6.jpg
這幅在特展那邊用了一面牆+一個平板去展示左下角的某個被覆蓋過的痕跡
放大之後因為不連貫所以滿明顯的 就有整塊是被塗成棕色的
檢測結果可以看得出來那邊本來畫家是畫了動物的遺骸屍骨這樣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然後就 因為很多中產階級也開始委託肖像畫所以肖像畫也是當時主流
https://images.plurk.com/vq3lOBjKpn0ispTfE0Jbj.jpg https://images.plurk.com/4iLmtfMW0uFEfNp1UnDNKJ.jpg
我記得自己拍這張也只是因為當時在海牙看到Van Dyck的一幅作品真的是震懾到我...(?)

https://images.plurk.com/8l0mCDtQPajPc6JaIwuwy.jpg https://images.plurk.com/1TsiggqRjQa3f4RRoQuGZ3.jpg
然後還有這種聖經cosplay(失禮)肖像我每次看到都會笑出來XDDDDD(真的好失禮)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後面還有提到一個我覺得滿有趣的東西叫Phantom Copy
大概也是16~17世紀的東西
反正就是畫家會將著名大師常用的一些元素重新組合
或是借用他們的風格/筆法去完成自己的設計
其中一個後來被認為應該是這樣的產物的是Hieronymus Bosch的Christ in Limbo(這幅)

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讓消費者不用付出那麼高的成本就可以得到大師風格的作品
同時畫家也可以透過這個致敬(?)的手段去比較容易地取得曝光
就只有大師們可能風評被害的意思(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剩下我比較有印象的展覽內容是最後開始講科學檢測&這次準備展覽過程也有發現一些作品其實可能不屬於原本認為的荷蘭這個黃金時代
所以這些作品準確的定位都還得仰賴後續研究

檢測方式有這些
https://images.plurk.com/70MUAawYzrcfrnYrTPkuxb.jpg https://images.plurk.com/4SEswhxbTYKmGs0fmw8kn3.jpg
展覽中間其實也有展出滿多作品在檢測過程的時候不同測法的成像跟發現
常設展也有一些作品有這個(但是架在另外的網站上要掃QR code去看)
反正滿有趣的
至於不屬於16、17世紀的作品
展出來的幾幅主要都是顏料的部分露餡(?)
或是刻意做舊的時候一些裂痕不符合自然老化的痕跡

顏料的部分有提到的主要是有測出鋅白
跟含鉻的綠色顏料
但這些都是19世紀才開始被使用的
在16、17世紀白色會是鉛白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特展大概是這樣(!)
對我來說比較是複習性質ㄅ...但這次是用中文 蘇胡啦.....(
滿好笑的是一走出去又看到一堆荷蘭搶錢兔子(對)

然後很那啥的是我這趟一直在拍一些燭台切光忠觀光照(到底為什麼??)所以這是被荷蘭兔子搶錢的燭台切光忠:
https://images.plurk.com/1VpPxXwJq7opwD57e0UVmS.jpg
然後這是帶著撒打醬在特展的拍照區留念的燭台切光忠:
https://images.plurk.com/3crwQH8qeQM9LNl1zi3v36.jpg
我真的很抱歉←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說起來是拍照區那幅本身也滿有趣的
他是一個花環+然後裡面有瑪利亞還誰來著(記得啊?????)
反正是在檢測過程有發現花環裡面的那一圈有不自然的裂痕跟不連續的顏料 後來確認了現在的樣子確實是兩幅畫(花環/中間的人像)拼起來的

但我只記得要幫他們留念覺得很好笑笑完之後甚至是後面在解說具體是什麼地方有發現蹊蹺的部分都忘了拍下來(幹
常設展今天忙完再補 希望我會記得
(拖了好久終於)
常設展我自己對動物標本類沒啥興趣就跳過那邊了 其他的兵器展區 雕塑 畫作 還有樂器 基本上都有看完
然後我就在武器那邊一直拍這種燭台切光忠來見習洋人玩意兒/大千鳥十文字槍來看西洋親戚/燭台切光忠帶小貞看日本刀&鎧甲 的屁照
https://images.plurk.com/1ZjD3SSCFmzKDXTIZYDFqH.jpg https://images.plurk.com/2EFSkbiWfNTO4z7IhFVsiA.jpg https://images.plurk.com/2sLu3t9CQhaDcqKeYRnDvI.jpg
(真的是好意思)
https://images.plurk.com/78BMiWYlLQDnSTMbtw81OX.jpg
14的舞者武器欸(好了啦)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其實每次看這種武器收藏好像都是一種很直男式的嗚喔喔喔好酷喔土鳳梨酥
或者是這把火槍好好看吉田我想拿的槍是這種啊(==
然後沒啥感想 真是救命
https://images.plurk.com/4rMKw9KRLbhGEsi4lvCRjB.jpg https://images.plurk.com/4Kz5rCXza2p37Ydztmw5A6.jpg
就真的滿酷的
https://images.plurk.com/5FSM8EO0125FR6e7pLUNhP.jpg https://images.plurk.com/1IZH8vXXpGwpsagG5mK6Ir.jpg
很酷
https://images.plurk.com/3q7x2R0QEDqADnZQE5YbQs.jpg https://images.plurk.com/5cHlGIcJKeN5BYBELBluir.jpg
對 很酷
https://images.plurk.com/1b55MAnW2gZj7OqlkWmAr9.jpg https://images.plurk.com/2p9nJSN9K2OtEHSCUpWDXp.jpg
(對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然後雕像
其實在這之前沒什麼注意過邱比特他的戀人也不知道為什麼 算是學到新知識(?)
https://images.plurk.com/pPefi24fZNUC9LcpEZgD4.jpg https://images.plurk.com/ZLVOiYByW6n99aQ2x7Zg1.jpg

這個普通的可能只是視覺上的我很喜歡
https://images.plurk.com/4dsCFEzpko5l1vddTBrXiw.jpg https://images.plurk.com/5LzoTh3uhoeAcdWm43RU8P.jpg
搜拉🐉下次一定出再錄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這尊沒記錯的話就叫不想祈禱的小孩還啥的
他看起來真的很不想超好笑我超愛.....這排擺的都是一些比較日常一點但是表情很真實的小孩很可愛
https://images.plurk.com/7x1FndfGe5W8oaEw1C2z5Z.jpg

熟悉的梅蒂奇家徽
https://images.plurk.com/2HePItayfr82pI0meHq8gL.jpg
(明明主角是米開朗基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