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四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第一次去美國是1990年,去的就是Pacific Palisades.
他的父母1950年代在那裡成家置產時,那裡只是個依山傍海的小村,人煙稀少,住家後面隔著一個小谷坡才有鄰居。他在那裡出生長大,讀大學時才離開。
幾十年下來,發展驚人,明星、網紅及富豪紛紛入駐,而對「一般人」、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物價上漲比其他地方多又快,連加油都只能在別的地方加,生活成本比別處高。
公婆退休後遷居東岸,房產變賣了剛好付養老院。
老房子不值錢,買家拆了重新規劃整地重蓋,美輪美奐,轉手又賣了四倍價錢。多年後我們回去參觀過一次,新屋主親切接待,人非常和善。
這次全燒光了。希望他很快可以重新站起來。
Siena
9 months ago
這是平凡百姓的歷史。 時移事往, 上天默默不說話,卻有祂的意志。 人算不如天算。
我家在Arcadia也有一大屋,這次幸免於難, 之前媽媽喜歡去dessert hill 的outlet, 我當司機時,總要開過一成不變,單調綿長的黑土沙漠公路,讓我心生恐懼,是否進入地獄谷,或月球表面,媽媽說我神經質。
在台中三越的11樓美食街也是, 它未曾給我舒坦感受, 總覺得「浮生繁華」只是表面,暗藏黑暗面,這可是年收260 億,全台第一的賣場啊,遠勝101。
之後,我可能更依賴自己的直覺。
我喜歡霧峰社區,老老少少,清晨開始忙碌。
也喜歡吉隆坡,綠意盎然。香港雖敗猶榮,奮力而行。 這三處是我主要居住地。台北家是我的私人休憩園地, 老城自尊自愛。
寫著寫著,居然這麼多字,我轉P O回自己的噗。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