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對於最近的刪減預算亂象,有些自認中立的發言往往傾向檢討經費的投注項目和成效,認為政府有義務接受民意的檢視,凍結預算有其必要性。

我承認是有必要性,但就問國眾兩黨的立委諸公,哪一位看起來像是有那個腦子的?

#一言不合就智力攻擊
劣于漢魏近風騷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Facebook這一篇是談論外交部預算刪減的影響,寫的很詳細,手動推一下。
劣于漢魏近風騷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Facebook公器私用的時代,人人都覺得全社會有義務替她/他的不幸負責。
立即下載
我對某件議題站穩立場的出發點,往往不是基於感同身受,也不是買保險的心態,而是更簡單的價值信仰,沒能實際行動履行我所信仰的價值,就得背著很深的恥辱感活過餘生。有點像是西歐騎士精神所謂的榮譽感--哲學定義的榮譽,而不是被社會制度肯定的榮譽。
而這種榮譽感的根基,大約也是和學生時代讀的孔孟荀思想、古希臘哲學綁在一起的。就像兩次世界大戰帶給西方的思想震撼是既有的信仰典範潰散、而新的典範又還未建立,導致失落的一代無所適從。
看了嘉義女中的作文討論忍不住想了這些。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原文
割蘿蔔外電譯站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