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閑逛看到個有意思的Trivers-Willard假説,大概的意思是認為雌性哺乳動物會根據母體狀況來調整後代的性別比例,對於社會地位較低的母父而言,她們會傾向於投資女兒,社會地位較高的母父則會傾向投資兒子(因爲這樣的話個體的基因被選擇而延續下去的機率更大)
摘:其中一個例子是1997 年對匈牙利羅姆人的分析——這是一個地位較低的群體,偏愛女性,他們「出生時的性別比例偏向女性,在生下一個或多個女兒後更有可能墮胎,她們會給女兒哺乳更長時間,也會讓女兒上學更長時間」
:這樣的假説明顯不適用於愛男文化盛行的社會,因爲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男寳再拉跨,也總是能找到個女的來配種的(管你是拐賣來的還是戀愛腦還是沒想通呢)
看看老男人當權的世界有多亂就知道了,美有川俄有普中有包我們都有黑暗的未來【
我的意思是沒有生育功能的男性來説被選擇應該是一種需要競爭才能得到的奢侈品……目前感覺人類在這方面談【平等】實際上是在犧牲女性的選擇權【不過在女性被洗腦對男性標準極低的情況下你也可以説她們是自願選擇呃,很難界定